众力资讯网

美国开始慌啦!美国把对中国的关税从145%降下来了,结果却发现中国客户没了,根本

美国开始慌啦!美国把对中国的关税从145%降下来了,结果却发现中国客户没了,根本就没回来,可把美媒给愁坏了,都纳闷中国客户跑哪儿去了呢?而美国还在大量补货呢! 纽约港的仓库里,堆积如山的家具、电子产品还在等着发往中国,可美国供应商们却急得团团转 ,原本以为把对华关税从高位降到 145%,能把流失的中国客户重新拉回来,结果等了快俩月,订单量连之前的三成还不到。美媒《华尔街日报》最近专门跑去采访出口商,镜头里满是无奈,连篇报道追问 “中国买家到底去哪了”,可答案早就藏在这几年的贸易变局里。 这次关税调整,美国瞄准的是之前加税最狠的几类商品。像家用家具、小型家电这些民生产品,2018 年起关税一路涨到 25% 以上,部分品类甚至突破 150%,直接让美国出口商失去了价格优势。 今年 9 月,美国商务部突然宣布下调关税,把多数商品的税率定在 145%,还特意放宽了清关流程,就是想借着年底消费旺季,让中国客户多下点单。毕竟中国市场每年对这类商品的进口需求超过千亿美元,之前美国企业靠着设计和质量,还能占据不少份额,可现在的情况,完全超出了他们的预期。 要知道,五年前可不是这样。那时候中国买家从美国进口家具,光是加州的一家家居企业,一年就能接到上亿元的订单。可随着关税不断上涨,美国商品的价格在国内市场失去了竞争力。 就拿一套美式实木沙发来说,关税上涨前到岸价大概 1.2 万元,加税后直接涨到 1.8 万元,而越南、马来西亚的同类产品,到岸价还不到 1.5 万元,性价比一下子就拉开了差距。 从 2020 年开始,中国企业就慢慢把订单转向了东南亚,到 2023 年,美国在家居进口市场的份额已经从 18% 跌到了 9%,几乎腰斩。 更让美国出口商没想到的是,中国自己的产业也在快速升级。以前依赖进口的小型家电,现在国内品牌不仅能做出同等质量的产品,还能根据中国家庭的需求做定制化设计。 不少中国经销商直言,“现在没必要花高价等美国货,国内工厂下单后一周就能发货,售后还方便”。这种供应链的优势,不是降一点关税就能比得过的。 还有个关键变化,是中国企业的采购习惯改了。以前很多中国买家会直接从美国工厂下单,现在更倾向于和东南亚的中间商合作。一方面,东南亚国家能提供更灵活的付款方式,比如远期信用证、分批交货,降低了资金风险; 另一方面,东南亚的物流网络更贴近中国,从泰国、越南发货,海运只要 3-5 天,比从美国过来节省一半时间。今年前三个季度,中国从东盟进口的家居产品增长了 22%,而从美国进口的同类商品,只增长了 3%,差距一目了然。 其实不只是客户跑了,美国的库存也成了大问题。为了迎接 “回归的订单”,很多企业在关税下调前就提前备货,有的甚至把明年的原材料都买好了。 现在订单没等来,仓库租金、资金占用成本天天在涨,不少中小企业已经开始打折清库存,可即便降价 10%,还是没人买。美媒算了笔账,要是年底前这些库存还卖不出去,美国相关行业可能要面临超 20 亿美元的损失。 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