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拉开帷幕。本届进博会展览规模再创新高,展区设置与内容呈现更加丰富多元,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密集登场。
提前探班中可以看到,今年,原汽车展区正式更名为“汽车及智慧出行展区”,名称的更迭背后,是展区定位向未来出行场景的延伸与拓展。特斯拉、奔驰、丰田等12家全球知名外资车企集体亮相,带来的不仅是最新款的量产车型,更涵盖了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绿色能源等面向未来的汽车技术成果,让观众直观感受到智慧出行领域的创新脉搏。
特斯拉携Cybercab赛博无人驾驶电动车亚太首秀
本届进博会汽车领域最大看点就是特斯拉Cybercab赛博无人驾驶电动车亮相。多家权威媒体在开幕当日或前夕对Cybercab进行了重点报道,报道内容围绕其0.19Cd超低风阻系数、1千瓦时电行驶近10公里的能效等核心亮点展开,开幕前两日,相关新闻稿件就多达上百篇。

现场看到,特斯拉Cybercab没有方向盘、没有踏板,为全自动驾驶。外观车身呈现金黄色,车轮毂采用全封闭设计。
工作人员介绍,Cybercab采用“TeslaVision视觉处理系统+端到端神经网络”的自动驾驶方案,无须使用激光雷达等价格昂贵的硬件设备,就可以实现无人驾驶。针对92%的出行场景为1~2人的需求。
据了解,未来Cybercab将服务于特斯拉Robotaxi无人驾驶网约车车队。
目前特斯拉Robotaxi业务已于2025年6月在得州奥斯汀开始运营,目前运营车辆全部采用在售ModelY车型。特斯拉已三次拓展运营范围,并预计年底前将在内华达州、佛罗里达州和亚利桑那州开展运营。目前Robotaxi在奥斯汀累计里程超过40万公里,在加州湾区累计里程超过160万公里。
马斯克表示,未来数月内,Robotaxi有望取消安全驾驶员。特斯拉预计2025年底前将在8至10个市区开展无人驾驶出租车运营。
与Cybercab同台展出的还有两台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据了解,特斯拉正在安装人形机器人生产线,预计将于2026年年底启动生产,2030年实现年产100万台的产能目标。第三代人形机器人将在2026年第一季度发布。
低空经济企业集中亮相
本届进博会的未来出行展区,五家头部eVTOL厂商齐聚,包括时的科技、沃兰特、御风未来等。
天翎科境外展团全球首发世界上第一款全倾转涵道翼构型设计的可垂直起降的“空中专车”INFLYNCL600。这是一架可以垂直起降的空中专车,最大航程600km,最高巡航速度360公里/每小时,可搭载1名驾驶员和5名乘客,单次充电多次起降,支持多样化的出行需求。
御风未来携三款智能飞行器参展,包括首次面向公众开放的2吨级大型M1eVTOL载人真机,还有150公斤级中型复合翼飞行器E40H和25公斤级小型eVTOL产品E5。其中M1单次充电可飞行250公里,巡航速度达200公里/小时,从国家会展中心到上海临港、苏州中心等区域仅需15分钟左右。
沃兰特带来了VE25—100天行eVTOL飞行器,这款复合翼机型是沃兰特“三型三代”规划的首款产品,可容纳标准航空救援医疗担架,适配商用客运、旅游观光、应急救援等多个场景。
目前低空经济正加速突破技术与场景的双重边界。续航、速度等核心性能指标持续提升,载人、救援等应用场景不断细化,意味着低空出行从“概念”走向“实用”的步伐正在加快。
随着核心技术愈发成熟、落地场景逐步拓宽,低空经济不仅能丰富城市出行选择,更有望在物流、旅游、应急等领域形成新的产业增长点,为未来交通与经济发展打开更多可能性。
栏目主编:李吉文字编辑:丁延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