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发现超6亿吨稀土矿,瞬间觉得自己手握“王炸”,扭头就找中国:你出技术,我出矿,技术还得归我。这算盘打得,隔着大西洋都能听见响。 “必须包含技术转让,还得实现本地生产。” 土耳其能源部长巴伊拉克塔尔的表态,把这个突然手握 “稀土王炸” 国家的野心摆上了台面。 就在发现贝伊利科瓦矿区超 6 亿吨稀土储量后不久,土耳其立刻向中国递出合作橄榄枝,开出 “你出技术我出矿” 的条件,甚至明确要求核心技术最终归其所有,这份合作方案的算盘声,隔着欧亚大陆都听得真切。 这处让土耳其底气十足的矿藏,藏在土耳其东南部的山区里,已经被当地地质学家发现十多年。直到近期完成初步勘探,才揭开它的真正分量。 不仅储量可能让土耳其跃居全球稀土储量第三,矿石中还含有氧化钕、氧化镨等 10 种稀土矿物,其中钕、镝这类制造电动车和风力发电机磁铁的关键元素,正是当下全球市场的 “香饽饽”。更关键的是,矿石品位达到 1.75%,这意味着开采出来的矿石具备明确的商业开发价值,不是中看不中用的 “鸡肋资源”。 但兴奋劲儿没过多久,土耳其就撞上了技术壁垒。该国国有矿业公司 Eti Maden 虽然在 2023 年建了年处理 1200 吨矿石的中试平台,能把稀土纯度提炼到 90% 以上,可一旦要升级到工业化生产,就彻底没了头绪。 稀土提炼是出了名的复杂活,需要专门研发十几年、投入数亿美元和数百名专业人员,土耳其在溶剂萃取、废物处理这些核心环节完全是空白。用当地矿业资深人士的话说,挖矿石对他们不难,可怎么把矿石变成能用的稀土氧化物,才是真正的拦路虎。 这也是土耳其急着找中国合作的根本原因。中国在稀土加工领域的技术实力早已经过国际检验,国内科研机构研发的 “浮团聚磁选” 技术,能在常温下把稀土精矿回收率从 20% 提至 60%,还能适配不同国家的稀土矿。 美国芒廷帕斯稀土矿曾因成本太高破产,正是中国技术帮其降低了生产成本,才让矿山起死回生。就连格陵兰那种全球罕见的磷 - 硅酸盐型稀土矿,中国团队都能用新型药剂实现更高纯度的提炼,还符合严苛的环保标准。这些技术积累,正是土耳其最急需的 “钥匙”。 不过土耳其的合作条件相当苛刻,这和他们跟美国军工企业打交道的套路如出一辙 —— 既要借外力,又不肯放手控制权。埃尔多安政府明确表示,矿藏必须由土耳其掌控,外国企业想参与,就得把技术教给本地团队,还要帮着建本土化生产线。 目前土耳其已经同时和中、美、欧洲等多国企业磋商,试图用储量优势争取最有利的合作方案,甚至有反对派议员质疑政府在故意拖延,想给美国企业开绿灯。 按照 Eti Maden 的计划,明年就要启动厂房设计,目标 2027 到 2028 年投产,届时每年能处理 57 万吨矿石,产出 1 万吨稀土氧化物。 这个紧邻欧洲的矿床,被不少机构看作是支撑欧洲电动车产业的潜在稀土来源。但能否实现这个目标,关键还看技术合作能否落地。毕竟手握 “王炸” 不等于赢了棋局,没有配套的技术能力,再多的稀土矿也只能是埋在地下的石头。 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留言~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