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泽连斯基签对俄新制裁 11月9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签署新一轮对俄制裁决定,俄罗斯总统特别代表、俄直接投资基金总裁基里尔·德米特里耶夫等人被列入制裁名单。 自俄乌冲突以来,俄方已遭受超3万项全球制裁,其中美国实施约7384项,占比24.5%;欧盟于2024年2月推进第13轮对俄制裁,新增194个制裁对象。 制裁未达预期效果,俄方通过“东向战略”调整贸易布局,2024年对华原油出口量同比增长40%,且与金砖国家贸易本币结算率已达85%,抗制裁韧性凸显。俄依托能源优势与非西方市场联动,既化解制裁压力,也加速全球贸易格局多极化,单边施压的时代正在落幕。 冲突带来多重连锁影响:德国经济直接损失高达2400亿欧元;联合国报告显示,被占区医疗设施损毁数量增三倍,能源设施遭多次袭击;俄军伤亡超105万,乌军约40万。制裁本是施压手段,却成了伤己伤人的双刃剑,发起方难避经济损耗,冲突双方百姓更要承受生命与民生之痛,没人能在这场消耗战中真正获益。 谈判与援助方面,泽连斯基表示愿意无条件谈判,但拒绝赴莫斯科;美国国会对乌援助法案陷入僵局,匈牙利已三次否决欧盟对俄制裁提案。俄方反制迅速,已将乌克兰127名官员列入制裁名单。 俄乌冲突里的制裁看着声势大,实际没解决根本问题。超3万项制裁没压垮俄方,反而让它找到新贸易出路,和金砖国家合作越来越稳。 可代价却实实在在:德经济亏了上千亿欧元,双方几十万士兵伤亡,被占区百姓连基本医疗、能源都难保障。 光靠制裁只会越耗越惨,泽连斯基愿谈判是好信号,国际社会该多推务实沟通,别让僵局一直拖下去,毕竟和平才是真能救民生的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