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中国邀请10名日本自卫队官员访华,有何考虑? 中国邀请日本自卫队官员

中国邀请10名日本自卫队官员访华,有何考虑? 中国邀请日本自卫队官员访华,是近期中日防务交流的一次具体实践,旨在通过增进互信和加强沟通,来管控潜在风险,推动两国构建更稳定的安全关系。 根据共同社等媒体的报道,此次交流活动包含了以下几个核心内容:日本自卫队约10名校官级干部于2025年11月5日至13日访华。代表团在北京参观了负责首都防卫的陆军部队“武警第三总队”的设施,并听取了关于抗战胜利八十周年的展示介绍。此外,他们还访问了中国军方智库军事科学院,并计划前往湖北和广东,分别参观空军和海军的相关设施。 在交流活动中,有中国军方干部和学者指出,“中日两国之间的稳定对世界的稳定而言十分重要”。 此次访问属于一个始于2001年的长期交流项目,由日本的笹川和平财团与中国的中国国际战略学会共同作为窗口单位。 这次邀请并非孤立事件,结合历史与现状来看,主要传递出以下几层意图: 落实高层共识,深化危机管控:就在此次访问前几日,中日两国领导人和防长均举行了会谈,一致认为防务部门间具有实效性的危机管理和沟通十分重要。此次交流可以看作是对此前共识的具体落实,希望通过一线军官的实地接触,减少因误判引发的摩擦风险。 在波动中寻求关系的稳定性:中日防务交流曾因突发事件受阻,例如原定2024年7月中国军方代表团的访日计划就因"日程无法安排"而取消。在此背景下,中方主动邀请日方代表团来访,并强调"稳定"的重要性,体现了其希望保持对话渠道畅通,避免个别事件冲击两国关系大局的考虑。 展示透明度,主动塑造认知:安排日方军官参观陆、海、空三军部队,是一种展现军事透明度的姿态。这有助于日方更全面地了解中国的国防建设,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其因中国军力增长而产生的疑虑。 为未来的高层互动创造条件:防务交流是双边关系的"晴雨表"。此次校官级别的交流项目顺利开展,有助于积累互信,为未来更高级别的防务对话乃至领导人互动营造积极的氛围。 中日之间的校官级交流项目已持续二十余年,即使在两国关系面临困难时,这一二轨对话渠道也为维持沟通发挥了作用。 除了人员交流,两国在机制建设上也一直在努力。中日海空联络机制已于2018年正式启动,其核心的防务部门直通电话也已启用。该机制的核心功能就是预防和处理在海空一线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 总而言之,此次中国邀请日本自卫队官员访华,是一次旨在增信释疑、管控分歧、维护地区稳定的主动外交举措。它反映了中方在复杂的两国关系中,寻求通过对话与合作来稳定关系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