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大河报“红色小镇”系列报道引多方关注:河南省委宣传部专题阅评表扬、入选中国记协“我的代表作”……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陈朋冲

大河报“红色小镇”系列报道推出后得到多方关注和好评。

据不完全统计,该系列报道推出3个月以来,多条微博话题阅读量近100万,多条话题登上微博热榜,全网传播量800万+,正能量澎湃大流量。

河南省委宣传部9月30日以《寻找红色印记,传承革命精神——评大河报“红色小镇”系列报道》为题,对该系列报道进行专题阅评表扬。该系列报道中的《“你家左脚,我家右脚”!河南一小镇现抗战时八路军借条:两户人家凑出一双军鞋》一篇,还入选中国记协“我的代表作”栏目。

实地探访挖掘,用脚步丈量河南红色小镇“含金量”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红色基因传承,2019年9月16日至18日,他在河南考察调研时就强调: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河南是一片革命热土,红色遗迹丰富,革命老区众多。今年7月份以来,结合抗战胜利80周年等重大节点,大河报以红色小镇为报道主题,派出多路记者,分别前往豫北、豫东、豫南等地进行探访,深入乡镇和村落,寻访散落在这里的红色故事,寻访当年亲历者及后代,回望峥嵘岁月,还原一段段有血有肉、激荡人心的故事。

从最北的安阳市林州到信阳市商城县,从郑州巩义市到周口西华,多地奔波,记者通过扎实走访,获取大量的一手信息,展现了红色小镇80多年前经历的抗战岁月,将氛围凝固在那个危机四伏却又信念如火的年代。

国庆前夕,大河报于9月29日还一次性推出十个版的主题性专版《探中原小镇·寻红色印记》,讲述中原大地上无数仁人志士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新中国成立而铸就的一段段荡气回肠、震撼人心的红色故事,为新中国成立76周年礼赞。

被河南省委宣传部专题阅评表扬、入选中国记协“我的代表作”,全网流量800万+

大河报“红色小镇”系列报道持续3个多月。包括文图、短视频、微博话题、海报等形式在内,累计推送报道40余篇(条),大河报首发报道后,数十家媒体转载发布,“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搭建专题重点推送。

报道引发网友热议。

其中关于鹤壁市浚县屯子镇裴庄村的短视频报道,展示了电影《地道战》的场景在这个小镇重现,网友@杨天在视频下方留言,“上小学就看这个电影,地道战,地雷战。”网友“绝不少吃一顿肉”的跟帖满是自豪,“我们老家。”

这些报道还成为众多网友出行“路书”,网友转发之余,还纷纷推荐自己身边的红色小镇。

比如《反向游!河南这些红色小镇绝了:古村旧址、抗战传奇、地方美食全攻略→》在大河报微信公众号推送后,网友@王源顺评论,“这个推荐很好收藏最爱红色有时间去走走看看。”

网友@丁文超还在报道下方推荐:辉县薄壁镇平甸村也是一处很好的红色景点。抗战时期,陈赓大将曾在这工作过,指挥过破袭战等一系列战斗。@肖海旺也留言:新乡市原阳县也有一处红色古村镇,前段时间刚去过,推荐!

值得一提的是,大河报“红色小镇”系列报道还多次登上微博热榜。其中#河南一小镇抗战基建太硬核##揭秘河南小镇地道里的红色密码#均登上微博郑州同城榜,微博话题阅读量近100万;话题#1938年河南民众抗日有多刚##河南抗战英雄曾卖地300亩赈灾##改写豫北战局的“神级”堡垒”等多条话题阅读量70万左右。该系列报道全网传播量累计800万+,正能量澎湃出大流量。

今年9月1日,大河报“红色小镇”系列报道中的《“你家左脚,我家右脚”!河南一小镇现抗战时八路军借条:两户人家凑出一双军鞋》一篇报道,入选中国记协“我的代表作”栏目。

中国记协在微信推文中称,“该报道讲述河南省林州市任村镇村民张伏生36年来收集3000余件抗战老物件,在家中创办抗日纪念馆,传承红色基因的故事,人物典型,主题鲜明”,对报道充分肯定。

9月30日,河南省委宣传部针对大河报“红色小镇”系列报道进行了专题阅评表扬,阅评文件称,“大河报红色小镇系列报道通过记者实地走访,用史实说话,用故事说话,生动传播红色文化,让红色精神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人心,增强了表现力、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全社会知史爱党、知史爱国,起到了很好的导向引领作用,值得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