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英国教授发问:我实在想不通,中国凭什么维持数千年的文明统一?英国教授马丁·雅克曾

英国教授发问:我实在想不通,中国凭什么维持数千年的文明统一?英国教授马丁·雅克曾询问一个问题,作为一个外国人,他始终想不明白,中国凭什么维持数千年的文明统一,毕竟中国历史进程涵盖的民族文化太多,如何稳固是个大问题。   纵观国际历史,大多国家都会在出现数个民族文化后走向分裂,甚至说灭亡,而在中国历史当中,我们会发现中原文化向来被视为正统,以至于新民族文化产生后很快就发生汉化。   这种趋向在国际范围内都是少见的,实际上,在1978年后,中国改革开放的消息传出,英国内部就已经做出解析,他们认为繁杂的外部文化和思想接连涌入,会产生很大的问题。   如果中国执意扩大开放的程度,那危险也会接踵而至,谁曾想结果却远超他们的预料,这群学者发现中国在接收来自美西方的文化后开始产生新的变化,但本质却没有改变。   不过,当我们回归历史本身,去看待中国发展崛起之路时,就能够很明显的感觉到中国历史进程的独特性,主要在于中国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国家,尊重全人类的文明成果。   而不是说主张对立,靠着打垮新的文化来彰显自身的优越,这就导致了文化与新文化遭遇时,其实没有那么多的火花,反而变成了交流沟通还有互相改善,进而形成独特的融合体。   要知道,当时西方世界的思想非常单一,直接就是认定除了西方世界的道路之外没有第二条路,其他的国家难以发展出来什么东西,在这种思想的引领下,对中国发展自然唱衰的多。   问题在于美西方学者没有真切的经历过中国历史文化传承的阶段,自然对文化层面的认知存在一些错漏,进而在文化解析上就显得不太准确,因为美西方世界是讲究单一性的。   简单来说,我们可以看到美西方国家在发展早期靠着建立殖民地,然后搜刮利益,帮助国内跨域工业革命的阶段,西方世界崛起的国家没有一个不是这样,不是航海业发展就是工业。   但中方却是没有这样的经历,作为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在一开始只有部分国家认可,联合国席位的恢复都要花费大力气争取,在这种情况下,建立殖民地的道路也根本走不通。   如果是西方学者,这时候可能会认为已经没有了什么手段,但放在中国,还远远不到绝望的时候,只能说是文化背景的不同导致看待问题角度不同,中国崛起也是走了不同的道路。   通过联合发展中国家,精准定位发展中国家人口占据世界大多数这一点优势,建立了相应的发展网络,通过地区乃至国际化的合作关系扩大外交联系,实现了地位上的转变。   因此,中国之所以能够做到维持数千年的文明统一,归根结底是文明的主体较为清晰,就是汉族文化的包容性,导致任何新兴的文化都难以冲击其地位,反倒是会成为新的一部分。   参考资料: 马丁·雅克:中国重视全人类文明,这是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丨观察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