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特朗普开始算账,从欧盟收割6500亿美元、日本收割5500亿美元、韩国收割350

特朗普开始算账,从欧盟收割6500亿美元、日本收割5500亿美元、韩国收割3500亿美元、英国2000亿美元、中东3国3.2万亿美元,可是却从我们这吃了闭门羹,这才是他面对中国总是破防的基本原因。特朗普举着关税大棒,向全世界发出威胁,根本目的就是要钱。 要我说,特朗普这招根本不是什么新花样,就是美国实在没法像以前那样轻松薅世界羊毛了,才急着用这种横蛮手段抢钱。   特朗普与欧盟主席冯德莱恩在苏格兰特恩贝里高尔夫度假村签下协议,欧盟被迫承诺7500亿美元能源采购与6000亿美元投资承诺,换来的却是15%的关税壁垒,这一税率远超此前1.47%的平均水平,彻底打破欧盟“零关税”初衷。   德国工业联合会直言该税率将重创德国工业,大众汽车上半年已因关税损失13亿欧元;法国总理贝鲁怒斥这是“黑暗的日子”,匈牙利总理欧尔班更讽刺“特朗普把欧盟当早餐吃了”。   即便如此,欧盟承诺的投资仍多为空中楼阁,官员私下承认6000亿美元投资“完全依赖私营企业”,政府根本无法强制兑现,这场收割终成欧盟饮鸩止渴的妥协。   紧接着,日本遭遇了相似的施压。特朗普政府在7月22日迫使日本官员石破茂接受15%关税,同时签下5500亿美元对美投资承诺并放开大米等农产品市场。   但日本政府随后迅速澄清,所谓5500亿美元投资中实际投入仅1%-2%,其余均为贷款担保,这份被迫签下的“城下之盟”最终沦为纸面数字。   即便如此,日本制造业仍难逃冲击,汽车出口因关税成本上升失去部分价格优势,国内农业市场开放更引发农户强烈抗议。   韩国的妥协来得更为直接。7月30日,特朗普直接发文宣布与韩国达成“协议”,对韩国征收15%关税,同时要求韩国提供3500亿美元专项投资与1000亿美元能源购买承诺。   这一安排精准击中韩国经济软肋,作为出口导向型经济体,韩国对美市场依赖度较高,不得不接受这份不平等条款。   三星电子等企业被迫调整全球投资布局,将部分生产线转移至美国本土,间接为美国创造就业与税收,成为特朗普口中“成功的贸易成果”。   英国在脱欧后的脆弱期也未能幸免。特朗普政府抓住英国急需新贸易伙伴的契机,促成美英贸易协议达成。英国同意在进口美国食品和农业产品方面作出让步,以换取美方降低对英国汽车出口的关税,协议直接为美国增加60亿美元关税收入。   特朗普却在社交媒体夸大成果,将市场准入提升与关税收益包装成“2000亿美元级别的战略胜利”,这种数字游戏背后,是英国为获取贸易确定性付出的实际利益代价。   中东3国成为特朗普收割清单上的“大头”,3.2万亿美元的规模源自能源捆绑与防务勒索的双重作用。   美国以军事保护为筹码,迫使沙特等国大幅增加防务开支,同时要求其锁定长期能源出口协议。沙特每年向美国采购数百亿美元军火,还承诺维持石油美元结算体系,这些隐性让步被特朗普折算成巨额收益。   美国能源企业则借助政府背书,以高于国际市场价的价格向中东国家出口液化天然气,进一步榨取地区财富,这种绑定战略让中东国家陷入“不买不行”的被动境地。   但这套收割逻辑在中国面前彻底失灵,特朗普的关税大棒一次次撞上硬墙。   2025年初,美国商务部宣布对华2800余项商品加征10%惩罚性关税,4月更将税率推高至145%,创下现代贸易史最高纪录。   中国迅速反制,对美国大豆、玉米等农产品及波音客机加征125%关税,直接导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农产品期货单日暴跌12%,波音公司因中国航司取消200架订单损失47亿美元营收。   这场关税拉锯战中,美国自身遭受的反噬远超预期。通用汽车因中国零部件断供被迫关闭3条生产线,美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跌破荣枯线。   耶鲁大学测算显示,特朗普的关税已推高美国物价2.1%,每户家庭年损失达2800美元,低收入家庭受损程度是富人的3倍。7月美国通胀率升至4.2%,创2008年以来新高,中西部农场主破产率同比上升37%,爱荷华州大豆库存积压至历史峰值。   特朗普试图在科技领域施压却同样碰壁。美国对华为等企业实施的芯片禁令,倒逼中国加速自主研发,华为鸿蒙系统全球市场占有率突破18%,比亚迪电动车单月销量首次超越特斯拉。   中国祭出的稀土出口管制更击中美国命脉,洛克希德・马丁公司F-35战机生产进度延迟3个月,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电池模组供应出现20%缺口。   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显示,中国控制全球80%-90%的稀土冶炼能力,技术领先美国15-20年,加州芒廷帕斯稀土矿分离成本较中国高40%,所谓“替代供应链”根本无法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