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11月8日,乌克兰能源部长凌晨宣,乌克兰基辅等多地再度被刺耳的空袭警报划破宁静。

11月8日,乌克兰能源部长凌晨宣,乌克兰基辅等多地再度被刺耳的空袭警报划破宁静。 俄军无人机与导弹群轮番袭来,精准扑向能源基础设施,这座首都城市瞬间陷入一片黑暗。 基辅市和基辅州联合军民管理局副局长戈尔舒科证实,“基辅市基础设施遭到严重损坏,整座城市陷入黑暗之中”。 基辅市长克里钦科更是揪心表示,基辅遭遇多波次攻击,多处目标被击中,目前大部分市民每天仅能获得4小时电力供应,寒冬里的生活难以为继。 乌克兰能源部长痛斥,俄军持续轰炸能源设施的险恶用心昭然若揭——就是想借助凛冽寒冬,用“冻”的方式击垮乌克兰民众的抵抗意志。 据乌克兰国家电力公司披露的残酷数据,全国60%的电力设施已被损毁,仅修复这些设施就需要高达120亿美元;由于损毁规模过大,预计近半数热电联产厂将因断电彻底停摆。 更令人揪心的是,俄军今年对乌能源设施的打击力度较2022年大幅升级。 美国《华尔街日报》援引调查数据称,今年俄军轰炸规模增加1.8倍,攻击频率更是提升2.5倍。 攻击方式也愈发多样化,巡航导弹、空射导弹、战略轰炸机发射的长程导弹等轮番上阵,攻击重点则精准锁定热电联产厂、变电站和输电线路等关键能源节点。 分析指出,俄军正试图通过这场“民生消耗战”,摧毁乌克兰民众的生存底线,迫使乌当局让步,从而缩短冲突带来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但寒冬虽冷,乌克兰民众的抵抗意志却在炮火与严寒中经受着最严峻的考验。 看俄乌冲突里,能源设施成了攻击目标,寒冬里老百姓没电用,真是挺揪心的。 战争再难,也该有底线,拿平民的冷暖当筹码,实在不应该,最后只会埋下更多仇恨。这也提醒大家,民生基建看着普通,却是国家安全的软肋,得早做准备防风险。 打下去没赢家,双方都耗不起,与其互相伤害,不如坐下来谈谈,毕竟不管怎样,老百姓能安稳过日子才是最重要的。 读者们,你们觉得呢?有不同看法的,可以在评论区一起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