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从道光开始,混入了什么外星基因?难怪清朝往后衰败了,原来后几个都是尖嘴猴腮的.

从道光开始,混入了什么外星基因?难怪清朝往后衰败了,原来后几个都是尖嘴猴腮的. 清朝皇帝从道光开始,这几位的人生轨迹和国家命运纠缠在一起,先说说他们的基本情况。道光帝,原名旻宁,1782年出生在北京的紫禁城里,他是嘉庆帝的第二个儿子,母亲是喜塔腊氏。早年他就表现出色,尤其在骑射上很拿手,嘉庆年间天理教闹事时,他还用鸟枪打死过两个闯宫的人,因此被封为智亲王。 1820年嘉庆突然在热河驾崩,道光赶紧赶过去接位,当了皇帝后改年号道光,在位30年。他这人节俭出名,宫里开销控制得紧,但也因为这点被西方传教士说成早熟苍老,看起来四十岁时就暮气沉沉。身材瘦长,脸庞拉得细,额头宽阔但整体给人羸弱感。道光有好几个儿子,但最后选了第四子奕詝继承大统。 奕詝就是后来的咸丰帝,1831年生于圆明园,从小体质就弱,排行老四,道光通过秘密立储的方式把他定为接班人。1850年道光病逝,咸丰登基,年号咸丰,在位11年。他吸鸦片成瘾,这习惯让身体更虚,面容消瘦,腮骨突出,下巴尖细,看起来不像壮年皇帝该有的样子。 咸丰只有一个儿子载淳,1856年生于热河避暑山庄,母亲是叶赫那拉氏,也就是后来的慈禧。载淳五岁就继位,年号同治,在位13年,但实际权力在慈禧手里。他成年后染上梅毒,这病让他皮肤溃烂,面部肿胀,嘴形尖翘,身形瘦削,民间传闻他微服出宫寻欢作乐导致的,但正史说是天花。总之,19岁就没了,没留下子嗣。 接下来是光绪帝,载湉,1871年生于醇王府,是道光弟弟奕譞的孙子,咸丰的侄子。四岁被选进宫继位,年号光绪,在位34年,但大部分时间被慈禧控制。他推行戊戌变法,想改革科举、兴办新学,但失败后被软禁瀛台。光绪体型瘦削,脸颊凹陷,下巴突出,没留下照片,据说慈禧销毁了所有影像,怕影响皇家形象。他娶的皇后叶赫那拉氏容貌普通,马脸高额,瘦弱驼背,两人关系不好。光绪死于1908年,民间疑是中毒。 最后是溥仪,宣统帝,1906年生于醇王府,是光绪的侄子,两岁登基,年号宣统,在位三年。小时候面容圆润,活泼,但清朝很快就亡了。他后来当过伪满洲国皇帝,战后被改造,1967年去世。溥仪一生颠沛,从皇帝到公民,经历太多变故。 现在说说标题里那点事儿,清朝衰败从道光开始,很多人觉得像混入了啥不好的基因,导致后头皇帝长相奇特,国运也跟着倒霉。这说法来源可能是民间调侃,清朝皇帝画像多是美化版,但真实描述里,道光苍老瘦长,咸丰鸦片瘾大脸消瘦,同治病弱肿胀,光绪凹陷突出,溥仪虽圆润但命运坎坷。尖嘴猴腮这词常用来形容瘦弱奸诈的人,在清史野闻里偶尔出现,但更多是现代网民的戏谑,联想到衰败原因。 其实衰败不是长相问题,而是深层积累。道光时期,鸦片贸易泛滥,英国船只往广州运烟土,林则徐虎门销烟销了上万箱,但引发第一次鸦片战争,清军战败,签南京条约,赔款2100万银元,开五口通商,割香港。这仗暴露清朝军备落后,火器不行,士兵训练差。道光想节俭,但税收低,户部银库从乾隆时的7000万两降到道光末的不足2000万两,财政空虚。 咸丰上台,鸦片瘾影响判断,太平天国起义从广西闹到南京,洪秀全建天京,持续14年,死人上千万,曾国藩湘军、李鸿章淮军才平定,但地方势力崛起,中央控制弱。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打到北京,咸丰逃热河,圆明园被烧,签北京条约,又赔800万两,开更多港口。咸丰死时31岁,留下烂摊子。 同治时期,慈禧垂帘听政,同治本想亲政,但染病早逝,梅毒症状让他行动不便,朝政更乱。光绪想变法,改科举、建京师大学堂、练新军,但保守派反对,慈禧政变,杀谭嗣同等六君子,废新政,光绪成傀儡。义和团运动起于山东,反洋教,围攻使馆,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沦陷,慈禧逃西安,签辛丑条约,赔4.5亿两,相当于全国一年财政收入。 这些事儿连环套,清朝从道光起,内忧外患交织。内里腐败,和珅案后嘉庆反贪,但官僚体系烂根,官场陋习多。人口爆炸,道光时达4亿,土地不够,农民起义频发,白莲教、天理教闹事。外来侵略,工业革命让西方船坚炮利,清朝闭关锁国,科技落后。税收制度问题大,清朝税率低,康熙时定永不加赋,但人口增税不增,财政捉襟见肘。银贵铜贱,银子外流买鸦片,经济萧条,道光时期白银短缺,物价乱。 皇帝个人因素也关键,道光节俭过头,忽略改革;咸丰鸦片瘾误事;同治年轻无经验;光绪有心无力;溥仪太小。民间说尖嘴猴腮,或许是比喻他们瘦弱无能,国力衰退像基因变异,但本质是制度僵化、社会矛盾累积。清朝入关后,满汉矛盾缓和,但汉人科举限制多,变法时保守势力强。鸦片流入上层,咸丰吸食,官员多染瘾,战斗力降。太平军后,汉臣掌军权,袁世凯北洋军崛起,但也埋下军阀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