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鹏马斯克隔空互赞小鹏机器人IRON特斯拉Optimus
我2015年提了第一辆特斯拉 Model S。那时候,所有人都觉得电动车只是一个玩具。
十年后,我成了小鹏的老车主,现在车库里已经停着10辆小鹏。
看着何小鹏和马斯克从“误会相杀”到“惺惺相惜”,突然有种很深的共鸣——
有些人注定要在误解中证明自己。
---
这次科技日上,小鹏发布了全新一代人形机器人 IRON(艾恩)。
马斯克隔空点赞:“我尊重中国的竞争对手。”
而何小鹏回应:“祝贺Elon的胜利,期待Tesla机器人和Robotaxi更大的成功。”
短短两句话,跨越了十年的隔阂。
一个在硅谷,一个在广州,
他们都在尝试让“AI走进现实”。
---
我看过特斯拉的擎天柱,也看过小鹏的艾恩。
Optimus很“准”,但IRON更“真”。
一个是工程师造的机器人,
另一个像是人类造的“同类”。
小鹏艾恩的仿生脊椎、柔性肌肉、82个自由度,
不只是技术,更是一种让机器“有生命感”的执念。
---
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他们要花这么多年,去做别人看不懂的事。
但十年前,当特斯拉的自动驾驶第一次上线;
五年前,当小鹏第一次全程自己跑完广州到北京;
我才意识到——
所有伟大的技术,刚出现时都像笑话。
---
如今,擎天柱和艾恩只是个开始。
自动驾驶、人形机器人、AI智能体……
这些听起来离生活很远的词,
其实都在通向同一个方向——
让科技更像人,让人更自由。
---
也许有一天,
当我的车能和我的机器人对话、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我会想起这一幕:
马斯克和何小鹏,隔空互赞。
两个孤独的造梦者,用十年时间,让机器有了灵魂。
---
他们都在造未来。
而我,刚好坐在时代的驾驶座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