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已经确认,世界可以让美国去称霸,但中国不在美国的世界范畴内。贝森特9月表示,中国买俄罗斯石油就买吧,美国不会加征关税了,因为这个是属于他们的“国内事务”。但是,欧洲也应该和美国一样,给印度增加关税,因为印度买了俄罗斯石油。 美国对中国买俄罗斯石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还特意说是“国内事务”不加征关税。这根本不是美国好心,而是中国的实力让他们不得不认账。 中国买俄罗斯石油的量可不小,2024年一年就买了1.08亿吨,占了自己进口总量的五分之一,但中国早就把后路铺好了。 和印度全靠海运不同,中国有中俄东线管道,这些管道不受海上制裁的影响,2025年7月还加了新支线,直接连到华东的炼厂,管道输送的量从之前的四分之一升到了三分之一还多,物流成本比海运低5%。 更关键的是,中国和俄罗斯做生意早就不用美元结算了,避开了美国最擅长用的金融制裁手段,美国就算想加关税,也掐不到中国的要害。 而且美国之前试过施压中国,结果根本没用。2025年4月的时候,贝森特还喊着要用关税对付中国的“不公平贸易行为”,可后来发现中国根本不吃这一套,反而在稀土出口上卡了美国的脖子,美国的高科技产业离不开稀土,最后只能改口说“希望和中方达成贸易协议”。 再说中国的经济体量摆在这,要是真对中国加征石油关税,中国完全可以反制,比如对美国的农产品、能源产品加税,到时候美国农民和能源企业得闹翻天,特朗普政府可不敢冒这个险。所以贝森特说“国内事务”,说白了就是打不过就装大方,承认自己管不动中国而已。 可对印度就完全是另一副嘴脸了,明明印度买俄罗斯石油也是为了自己的需求,美国却逼着欧洲给印度加税。这说到底就是印度的实力撑不起自己的需求,成了美国捏软柿子的对象。 印度之前买俄罗斯石油确实尝到了甜头,2024年每天要进200万桶,占了自己进口的四成,一年能省近170亿美元,但印度的命门捏在美国手里。 印度的石油全靠海运,美国2025年1月就制裁了183艘俄罗斯的影子舰队油轮,搞得印度的油轮要么在港口滞留几周,要么就得花高价买保险,保费一下子涨了30%,运费也多了15%。 更要命的是印度的出口严重依赖美国市场,美国8月已经先动手了,对印度的纺织、制药等200亿美元商品加了25%的关税,直接戳中了印度的痛处。 印度的炼油企业没办法,只能减少俄罗斯石油的进口,信实工业把俄油占比从50%降到了35%,国营的印度石油公司更是降到了25%,9月的进口量直接跌到了每天120万桶,比峰值少了一大半。 美国见印度这么好拿捏,就变本加厉让欧洲也跟进加税,反正印度不敢反抗,只能乖乖听话。 美国这么做还有个心思,就是想巩固自己的霸权地位。他们知道中国已经不是自己能随意摆布的了,就拿印度开刀给全世界看,意思是不听美国话的小国就得受惩罚。 而且欧洲是美国的盟友,向来听美国指挥,让欧洲给印度加税,既能打压印度,又能让欧洲继续跟着自己的步调走,一举两得。贝森特之前就公开说过“印度不是全球重要角色”,在他们眼里,印度就是个可以随意牺牲的棋子,根本没资格和中国相提并论。 说到底,美国的这套逻辑就是看实力下菜碟,自己要称霸世界,但遇到中国这样有实力、有底气的国家,只能默认现实;遇到印度这样实力弱、依赖自己的国家,就露出霸权的真面目,又打又压。 贝森特的表态看似矛盾,其实一点都不奇怪,这就是美国一贯的作风,只许自己说了算,弱者连自主买油的权利都没有。欧洲就算心里不愿意,也得跟着美国的指挥棒走,毕竟还得靠美国的保护,只能牺牲印度的利益。 而中国能让美国承认“国内事务”,靠的不是美国的仁慈,而是自己一步步建起来的管道、闯出来的结算渠道、撑起来的经济体量,这才是不受人拿捏的根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