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到目前为止唯一一位在当选总统前,没有任何军事或政府公职经验的总统。同时他还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位以“巨富商业大亨”身份直接入主白宫的 美国以往的总统,几乎没例外都是从政府或军队里熬出来的。奥巴马当过伊利诺伊州参议员,小布什做过得州州长,里根虽然是演员出身,但也干过加利福尼亚州州长,就连二战时的艾森豪威尔,本身就是五星上将,早就在军队里积累了足够的声望和经验。 这些人要么熟悉华盛顿的运作规则,要么有基层执政的履历,选民看他们上台,至少知道是“懂行”的。 但特朗普不一样,他从年轻时候就跟着父亲做房地产,后来把生意做大,建特朗普大楼、开赌场、办高尔夫球场,甚至还主持真人秀《谁是接班人》,一辈子没进过政府大门,没穿一天军装,完全是个彻头彻尾的“政治门外汉”。 可偏偏是这个门外汉,成了当时美国最需要的人。2016年那会的美国,老百姓心里早就憋满了火。有民调显示,69%的人对国内的事感到生气,还有差不多比例的人不满政治体制,觉得华盛顿和华尔街串通起来,只帮有钱有势的人办事。 经济上更别提了,国家说复苏了,但普通人家的日子没见好,中等家庭年收入15年没涨,1999年还能拿到57843美元,到2014年反而降到53657美元。 工作要么找不到,找到的也多是收银员那种没技术含量的活,以前白人看不上的岗位,现在也得抢着干,心里能平衡吗? 移民问题更让不少人焦虑。40年前美国84%都是非西班牙裔白人,到2016年只剩62%,好些年长的白人觉得自己土生土长的地方都变陌生了,还总觉得移民抢了自己的工作,把生活不顺的怨气都撒在他们身上。 加上奥巴马搞的医保改革,看着是帮低收入者,实际却让中产阶级交的钱变多,老人的福利还降了,大家对这些老政客的套路早就烦透了。 这时候特朗普站出来,正好成了“救星”的样子。他那商业大亨的身份,反倒成了最大的优势。 首先他有名,全国人要么知道他的大楼,要么看过他的真人秀,不用像其他候选人那样花大功夫刷存在感。 更关键的是,他有钱,能自己掏钱竞选,不用靠财团捐款,这就让选民觉得他不会被利益集团操控,能真正为普通人说话。 他开口就骂华盛顿的政客都是“废物”,说要把工作从外国抢回来,要废除让人糟心的奥巴马医保,还要严控非法移民,这些话不绕弯子,直接戳中了大家的痛点。 他特别会抓那些“被遗忘的人”。中西部经济落后地区的白人蓝领、乡村里的中老年人,这些以前被精英政客忽略的群体,被他牢牢拉到身边。 他赢了60%的白人男性选票,在没上过大学的白人选民里,得票比希拉里多了39个百分点,硬是把宾夕法尼亚州这些以前民主党稳拿的地盘给“染红”了。 不光是白人,连一些黑人、华人也投了他的票。黑人选民里有8%支持他,比上一届共和党候选人还多;华人反感非法移民挤占合法名额,不满教育平权让自家孩子上大学变难,特朗普主张的按规矩办事、减税政策,正好合了他们的心意。 大家选他,其实是选“改变”。当时很多人觉得,奥巴马以前也算“外人”,但干了八年还是没解决问题,那不如找个离华盛顿更远的特朗普试试。 就算他说话粗俗,没政治经验,可“听过的那些不管用,不如换个没听过的”,这种“赌一把”的心态在选民里很普遍。 特朗普也确实会装“实干家”,他总说自己搞了一辈子生意,懂谈判、会管理,能把美国当成公司来经营,让大家重新赚到钱。这种商业思维包装成“救国方案”,对那些日子不好过的人来说,太有吸引力了。 而且他的行事风格也跟传统政客完全不同。别人开会讲官话套话,他就在集会上直白地骂对手;别人小心翼翼平衡各方利益,他直接喊“让美国再次强大”,简单粗暴却能调动情绪。 社交媒体上他的话题度远超希拉里,连推特上的年轻人都在讨论他,不知不觉就积累了更多支持。 说到底,特朗普能以这种特殊身份入主白宫,是时代和个人特质凑成的巧合。美国民众对建制派的不满攒到了顶点,急需一个打破常规的人来搅动局面,而特朗普的商业名气、财富背景和直白风格,刚好完美契合了这种需求。 换个时间点,一个没任何公职经验的商人想当总统,根本没人会理,但在2016年的美国,他就成了那个唯一的例外。后来他即便卸任又能再次当选,也证明当初民众选择他,不是一时冲动,而是那种对“变革”的需求一直都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