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洪秀柱当面问:和平不谈统一,那和平给谁看? 郑丽文低头不接话,台下掌声稀稀拉拉

洪秀柱当面问:和平不谈统一,那和平给谁看? 郑丽文低头不接话,台下掌声稀稀拉拉。 两岸统一的根基,本就深植于每一位台湾同胞的日常生活中,想想那些散落在大陆的祖辈坟头,那里埋藏的不仅仅是先人的遗骨,更是两岸血脉相连的见证。 那些整天喊着“维持现状”的人,怕是没见过台胞捧着族谱在大陆祖坟前红着眼眶的样子。 台湾制鞋工业同业公会的郭正津带着两个儿子回福建南安蓬华镇谒祖时,在郭氏家庙焚香祭拜的那一刻,老祠宇的梁柱、供桌的纹路,还有乡亲们熟稔的闽南话,让他儿子郭俊宏当场写下“仿佛能感受到祖先的庇佑”,这种感动可不是政治宣传能造出来的。 他们去看曾祖父留下的150多年老宅子,青瓦上的苔藓、木门上的斑驳,每一处都在说“你的根在这”。 还有80岁的台湾歌手凌峰,父亲当年拖着病体回山东老家,一跪在祖坟前就哭得震动所有人,这份记忆让他后来拍了300多集《八千里路云和月》,用9000多小时的影像记录大陆风土,说到底就是放不下这份根脉。 如今台湾超过80%的汉族人口都能追溯到福建漳州、泉州,《台湾族谱汇编》里密密麻麻记着迁台始祖的名字,这些族谱和坟头连在一起,就是最硬的血脉证据,谁也抹不掉。 再说了,台胞的日常生活,早就和大陆拧成一股绳了,这可不是“不谈统一”就能割裂的。 2024年两岸贸易总额冲到2929.71亿美元,同比还涨了9.4%,大陆自台进口就有2177.82亿美元,台湾多少工厂的订单、多少家庭的收入都攥在这贸易数据里。光福建一个省,2024年就新添2117家台资企业,同比增长16%,从福建口岸入境的台胞更是达92万人次,增长53.3%。 这些数字背后,是台商在东莞开的工厂、在厦门开的奶茶店,是台湾青年来大陆上学、就业,拿着和大陆同胞一样的工资,享受一样的医保。 更别说从1987年到现在,33万对两岸婚姻已经把两岸家庭绑在了一起,早年是大陆女性嫁去台湾多,现在反过来,台湾女性嫁来大陆的数量翻了一倍还多,岛内每9对新人里就有1对是两岸婚姻。 这些夫妻一起买房、养孩子,过年时一边视频给台湾的公婆拜年,一边陪大陆的父母贴春联,这种日子过着,谁还会觉得“两岸是两家”? 就连手机里的细节都藏着归属感,前段时间台湾一款叫“归家”的APP上线几天就有13万用户,界面是五星红旗,功能里有寻根登记,民进党骂它是“认知作战”,国台办却说这是“对统一的美好愿景”。其实这哪是什么作战,就是戳中了台胞心里那点没说出口的牵挂。 湄洲妈祖每年巡台,台南郑成功庙香火不断,台湾青年穿汉服、唱闽南语歌,2024年两岸文化论坛一下子来300多个台湾嘉宾,这些都不是外力推动的,是刻在骨子里的文化基因在起作用。 《远见杂志》2023年的民调更实在,超过60%的台湾受访者承认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这和那些鼓吹“天然独”的说法根本对不上,说白了,多数人心里都清楚自己的根在哪。 那些说“和平不谈统一”的人,大概是没算过经济账,也没见过真的乡愁。台商郭正津在大陆深耕多年,带儿子谒祖时说要“让下一代不忘根本”,凌峰唱《吾爱吾国》时眼含热泪,说“这是我的信仰”,这些普通人的选择比任何政治口号都有力量。 33万两岸婚姻家庭、每年近3000亿美元的贸易额、13万下载“归家”APP的用户、还有无数像郭正津一样返乡寻根的人,这些加起来就是统一最扎实的根基。散落在大陆的祖辈坟头里,埋的不只是遗骨,更是两岸人剪不断的血缘,是日常日子里磨出来的亲情,是文化里传下来的认同。 洪秀柱问得没错,脱离了这些根基的和平,既对不起祖先,也骗不了当下的同胞,郑丽文接不上话,大概也是明白这道理,只是不敢承认罢了。

评论列表

用户16xxx06
用户16xxx06 1
2025-11-08 15:53
只谈和平,不谈统一,全是骗人的鬼话,国民党别再来大陆了,我们应该按照我们的方针、政策和布局,实施祖国统一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