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据说,欧洲的小偷居然达成了一种共识,那就是可以去偷中国人的钱财和物品,但是绝对不

据说,欧洲的小偷居然达成了一种共识,那就是可以去偷中国人的钱财和物品,但是绝对不能偷中国人的手机。五年前,那时的中国游客在欧洲,常被视为“行走的钱包”。 如今去欧洲旅游,细心人会发现一个怪现象:罗马特雷维喷泉、巴塞罗那兰布拉大道这些曾经的偷窃高发地,小偷还在活跃,却对中国人的手机格外“客气”。 圈内悄悄形成了规矩:钱包、现金能偷,手机绝对不碰。这背后的变化,得从五年前说起。 五年前,中国游客在欧洲可是小偷眼里的“行走的钱包”。2019年银联国际的数据显示,当时欧洲商户受理银联卡的覆盖率才30%,大家没办法,人均得带3000欧元现金出门。 英国一家保险公司调研发现,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的小偷最爱盯中国人,一次得手的收益能顶他们几个月工资,而且中国游客被盗的平均损失是其他国籍游客的3.5倍。 那些年的糟心事真不少。演员孙坚在巴塞罗那咖啡馆接个电话的功夫,背包就被偷了,里面有护照、手机和钱包。 方媛在米兰马尔彭萨机场刚落地,价值2.6万港元的迪奥手袋就被抢,证件和银行卡全没了。 最吓人的是团体失窃,2015年7月,一个中国旅行团在罗马斗兽场外用餐20分钟,大巴行李舱就被洗劫一空。那时候,巴黎香榭丽舍大道上的摩托车飞车抢包,几乎每天都在上演。 短短五年,情况彻底变了。2025年银联的数据显示,欧洲银联卡受理覆盖率已经涨到82%,微信支付和支付宝覆盖了600万商户。 现在去欧洲,从巴黎老佛爷百货到罗马地铁站,手机轻轻一挥就能付钱,中国游客人均带的现金降到了500欧元以下。小偷就算偷到钱包,也没多少油水可捞。 最让小偷头疼的是手机。中国手机的防盗技术越来越厉害,远程定位、锁屏、清除数据功能一应俱全,就算拆了电池,失主也能通过云端锁定。 有次在米兰地铁,三名中国女性乘客发现手机被偷,当场合力追捕窃贼,这段视频在网上被看了上千万次。 牛津有个留学生手机被抢,靠着“查找手机”功能,直接把小偷逼到了死胡同。 而且偷手机根本卖不上价。黑市老板说,新款中国手机得专业破解,运到北非或东欧重编码的成本极高,最后赚的钱还不如一个装满现金的手袋。 欧洲二手市场也不敢收,因为中国手机大多绑着身份证和支付账号,商家怕惹上法律麻烦。 数据也能说明问题,伦敦警察厅的统计显示,2024年伦敦被盗手机价值高达5000万英镑,全年手机盗窃案超过8万起,比2020年的2.8万起涨了不少。 但驻巴塞罗那总领馆提醒里提到,中国游客手机被盗的案子很少,偶尔发生的也是临时起意的抢劫,不是有组织的偷窃。 意大利导游也说,当地警方抓到偷手机的,找到失主就会主动归还,可偷现金要是没当场抓住,基本不会专门调查。 不过这可不代表去欧洲能掉以轻心。2025年2月,中国驻意大利使馆还提醒,罗马、佛罗伦萨接连发生中国旅行团财物集体失窃案,几十名游客受损失。 驻芬兰使馆也特意提醒,机场、景点这些地方,还是要看好钱包和护照,尽量用电子支付,别带大量现金。 欧洲小偷的这个“怪规矩”,说到底就是算账算出来的。 现金和奢侈品是“高回报低风险”的买卖,而中国游客的手机,早就成了“烫手山芋”。 这背后藏着的,是中国支付技术的进步,也是游客维权意识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