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人突然给芯片产业踩了脚急刹车。11月6日,海牙方面一纸新规,把DUV光刻机的出口管制从7纳米猛地拉到14纳米,整整提前了一年。这就像在高速公路上,突然把限速120的牌子换成了60,后面还堵着一长串等着加油的车。 ASML的1970i、1980i这些赚钱机器,现在全得排队等许可证,最长能等三个月。荷兰这招看似精准,实则有点慌不择路。他们忘了,ASML的光刻机每台都得啃下10公斤稀土,而全球90%的稀土产量握在谁手里?这就像你给对手锁门,却把钥匙串忘在了人家的茶几上。 荷兰半导体产业看着光鲜,其实是个玻璃巨人。全国就12万从业者,其中两万人的饭碗直接端着中国市场的饭。去年ASML从中国赚走232.5亿欧元,这笔钱要是没了,荷兰的GDP得抖三抖。海牙的政客们大概以为这是在下一盘大棋,没发现自己正坐在一个随时可能被掀翻的棋盘上。 最有意思的是,这种封锁反而像给中国芯片产业打了鸡血。原本28纳米光刻机的良品率已经爬到90%,现在被这么一逼,研发经费估计得像洪水一样涌进去。市场需求摆在那里,全球近四成的芯片都卖到中国,这片市场就像一块巨大的磁铁,技术再怎么封锁,最终都会被吸过去。 荷兰这波操作,活像个害怕邻居盖高楼,就跑去锯人家钢筋的装修工。结果呢?邻居只会加快进度,顺便自己开个钢筋厂。历史的剧本早就写好了,技术封锁从来都是最好的催化剂。荷兰人现在或许还在庆祝他们的“精准打击”,过几年回头再看,可能会发现自己亲手为中国芯片产业剪了个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