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共约16.2万吨的″福建舰"航母打击群一次入列。 根据多方媒体显示,中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已于2025年11月某日在海南三亚某军港举行服役仪式,舷“18"。 福建舰不是单独入列,而是以航母打击群整建制交付的形式,一日入列约16.2万吨。 16.2万吨是什么概念?相当于13艘055大驱的总吨位,比一些中小国家海军的总吨位还多,这样的整建制交付,全球都少见。 福建舰本身就重达8万余吨,搭配的护航舰艇里,有055型驱逐舰、054A护卫舰、901型补给舰,还有核潜艇,攻防体系直接拉满。 别以为“整建制交付”是简单凑数,这背后是中国海军的体系化实力——从舰艇建造到战术协同,再到后勤保障,全链条实现了成熟衔接。 要知道,美国核动力航母打击群形成战斗力,平均需要2-3年磨合,而中国直接整建制交付,意味着战力能快速生成,这就是中国速度。 福建舰的电磁弹射技术,让它能搭载歼-35隐形战机、空警-600预警机,舰载机出动效率比辽宁舰、山东舰提升数倍,远洋作战能力质的飞跃。 有人酸“吨位大不代表战力强”,但16.2万吨的打击群,再加上电磁弹射、隐形舰载机这些硬科技,实力从来不是靠嘴说的。 百年前,中国海军在南海毫无话语权,外国军舰随意闯入;如今福建舰在三亚入列,正是对历史的最好回应——中国海疆,我们守得住! 整建制交付的意义,远不止于多了一支航母打击群。它向世界宣告,中国海军已经具备规模化、体系化的远洋作战能力,不再是近海防御的局限。 那些质疑中国海军“秀肌肉”的声音,根本站不住脚。我们的航母打击群,是守护国家主权、维护海上通道安全的正义力量,从不是侵略工具。 从辽宁舰试水到福建舰整建制入列,短短十几年,中国航母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单舰到打击群的跨越式发展,这背后是无数科研人的心血。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福建舰 福建号航母舰 航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