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做出的最大贡献就是成功压制住日本,没有让这个国家成为超级大国,要知道,当时的日本离超级大国这个门槛,真的就差一只脚。 谁料,美国出手了,不是一次打击,而是系统性收割,从各个方面进行打压。 美国的逻辑从来简单,盟友可以富,但不能威胁自己的霸权,日本刚好踩了这条红线。 1985年的广场协议是第一个重锤,当时美国拉着英、法等国在纽约广场饭店签字,逼着日元升值。 很多人觉得广场协议只是汇率调整,其实远不止如此,这是美国精心设计的金融陷阱。 协议签署前,日本经济如日中天,GDP增长率连续五年超过5%,汽车、半导体、家电横扫全球。 东京地价高到离谱,皇居那块地据说能买下整个加州,日本人甚至买下了洛克菲勒中心。 美国人慌了,因为日本货太便宜,美国工厂一个接一个倒闭,底特律汽车城成了鬼城。 里根政府开始行动,先是对日本汽车征收100%关税,接着逼迫日本自愿限制出口。 但这还不够,美国真正想要的是彻底打掉日本的产业升级能力。 广场协议要求日元对美元升值,从240日元兑1美元升到120,直接腰斩日本出口竞争力。 更狠的是,美国要求日本开放金融市场,华尔街资本开始大举进入日本。 日本银行被迫降低利率,大量资金从制造业流向房地产和股市,泡沫越吹越大。 1989年,东京证券交易所总市值超过纽约,但实体经济已经开始空心化。 日本央行终于意识到危险,1989年5月开始连续加息,两年内从2.5%升到6%。 泡沫瞬间破裂,股市从38915点跌到14000点,房地产价格暴跌70%,日本进入失落的三十年。 美国还不满足,1993年又逼着日本签署《日美结构协议》,要求改变日本的经济结构。 日本被迫修改反垄断法,解散财团,大银行被拆分,终身雇佣制开始瓦解。 最致命的是,美国要求日本开放农产品市场,日本农民成了牺牲品。 小泉纯一郎后来回忆说,那段时间日本就像被美国牵着鼻子走的小狗。 但日本精英阶层并非没有反抗,1997年桥本龙太郎试图推动亚洲货币基金,被美国直接扼杀。 2006年安倍晋三第一次上台,提出摆脱战后体制,结果一年就被搞下台。 直到2012年安倍再次上台,这次学乖了,主动配合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 美国驻日大使亲口承认,日本是美国在亚太最重要的军事资产。 现在回头看,广场协议就像一场精心策划的手术,把日本从潜在超级大国变成了美国的附庸。 日本GDP从当年占美国70%跌到现在的25%,人均收入三十年没涨。 更惨的是,日本彻底失去了产业升级的机会,错过了互联网革命和移动互联网时代。 丰田章男去年在发布会上说,日本车企在电动化转型上已经落后中国五年。 这不是技术问题,是日本整个国家被美国锁死在了产业链低端。 有网友说得好,日本就像被阉割的太监,看起来很富,但已经没有生育能力。 美国对日本的三重控制,军事上有美日安保条约,经济上有广场协议后遗症,政治上通过东京地检特搜部控制政客。 任何不听话的日本首相,要么像田中角荣一样被曝出洛克希德丑闻,要么像鸠山由纪夫一样被维基解密搞臭。 现在日本年轻人躺平,不结婚不生子,因为看不到希望。 整个国家陷入低欲望社会,动漫和游戏成了精神鸦片。 美国这招确实够狠,不仅打掉了竞争对手,还收获了一个永不背叛的忠诚盟友。 只是苦了日本老百姓,用三代人的幸福,换来了美国主导的亚太秩序。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