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邹市明终于败光了自己多年攒下的积蓄,2016年他一意孤行非要在寸土寸金的黄浦江开

邹市明终于败光了自己多年攒下的积蓄,2016年他一意孤行非要在寸土寸金的黄浦江开邹市明文体健身中心,以为靠着自己“奥运冠军”的名气就会吸引很多人来,现实却啪啪打脸。 邹市明从贵州起步,早年练武术后来转拳击,2000年进国家队,三年后拿世界锦标赛银牌。2004年雅典奥运他摘铜牌,开创中国拳击奥运奖牌先河。接着2005和2007年连续世界业余锦标赛夺金,实力稳扎稳打。 2008年北京奥运他打败对手拿金牌,四年后伦敦奥运卫冕,成中国拳击史上头号人物。2011年又一世界锦标赛冠军,职业生涯亮眼。2013年转职业拳坛,签推广公司,2016年赢WBO蝇量级世界冠军金腰带。 2017年卫冕战输掉后退役,转向商业。整个过程他靠速度技巧取胜,多次逆转局面,国际上认可度高。参加综艺后粉丝多起来,知名度扩散。这段经历让他积累不少资源,但也埋下过度自信的种子。 退役时他已考虑创业,注册公司布局赛事和品牌。调研市场发现国内拳击培训弱,许多人觉得这项运动太暴力不适合教育。他想开大场馆推广拳击,给老队友工作机会。选址黄浦江边旧码头,因为拳击从那里传入中国,有历史味。 妻子带儿子实地看,从外滩到前滩比多个地方,外滩太贵空间不够,最后定世博园旧址。准备期投上千万装修,买进口器械,设休息区,还加贵州酸汤火锅餐厅拉人气。 团队从15人扩到50人,他亲自定训练标准。开业时媒体报道热闹,粉丝试设备,以为冠军头衔能直接带客流。 几个月下来情况不对劲,器械闲置多,拳击国内小众,大众选瑜伽跑步不掏高会员费。专业拳手嫌商业味重,没纯训练环境。成本飙升,每月薪资几十万出去,管理靠家族拒绝外投,缺专业经验。 资金紧就开始卖房产,北京上海美国房产陆续出手,钱注入场馆。餐饮区有点人气但整体入不敷出。线上视频推广响应少,会员停滞维护费累积。供应商催款,团队会议多讨论对策。 场馆关门前最后努力也没用,投入两亿多打水漂。他承认失败,给自己打3分都多,地点选草率没控成本。现在调整做小型合作,推广拳击进校园写教材,找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