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万万没想到,基辛格曾经预言称:俄乌最先耗干的不是俄乌美,而是一个意想不到的国家

万万没想到,基辛格曾经预言称:俄乌最先耗干的不是俄乌美,而是一个意想不到的国家 俄乌打仗,最先撑不住的要么是乌克兰,要么是俄罗斯,又或者是把钱烧得最快、军援最多的美国。基辛格当年的一句预言,精准戳中:“真正最先被耗干的国家”——英国。 俄乌冲突爆发初期,英国表现得比任何欧洲国家都积极。不仅第一时间跟进对俄制裁,还高调宣布对乌援助计划,甚至与乌克兰签署所谓 “百年伙伴关系” 协议,摆出一副长期支持的姿态。但很少有人注意到,这种 “强硬” 背后,是英国早已不堪重负的经济底子,基辛格正是看透了这一点,才做出了与众不同的判断。 能源领域的冲击最先撕开缺口。冲突前,英国就依赖俄罗斯能源,冲突爆发后仓促断供,直接引发天然气价格 “过山车” 式暴涨。2022 年 8 月,欧洲天然气价格一度突破 345 欧元 / 兆瓦时,英国民众的取暖成本跟着翻了几番。 82 岁的老人要动用 “棺材本” 支付 1117 英镑的煤气费,农户不得不重新烧起废弃的火炉砍柴取暖,数百万家庭陷入 “饱腹还是保暖” 的艰难选择。即便后来价格回落,长期高能源成本已让英国工业遭受重创,不少依赖能源的企业因成本飙升被迫倒闭,资本加速外流。 财政压力更是压得英国喘不过气。自冲突以来,英国每年要向乌克兰提供 30 亿英镑军事援助,这笔钱看似比美国的援助数额小,却让债务占 GDP 已超 100% 的英国难以承受。 2024 年工党政府上台后,为了挤出援乌资金,不得不削减冬季燃料补贴和残疾人福利,引发民众广泛抗议。前外交官伊恩・普劳德直言,所谓 “百年伙伴关系” 只是空噱头,新增的 4000 万英镑援助不仅数额有限,还挪用了国际发展预算,英国根本没有持续加码的能力。 更棘手的是,英国还陷入了资源与产业的双重困境。就在欧盟因中资收购镍矿启动调查、争夺战略资源控制权时,英国自身的资源短板暴露无遗。作为曾经的工业强国,英国如今既缺乏镍、稀土等关键原材料储备,又因能源危机失去了制造业竞争优势。 美国借冲突之机向欧洲大量出口液化天然气,英国作为主要买家之一,2022 年从美国进口的 LNG 同比激增 151%,不仅付出了更高成本,还加深了对美能源依赖,彻底沦为能源博弈的 “买单者”。 这种全方位的消耗,让英国的社会矛盾不断激化。通胀高企导致物价飞涨,普通民众实际收入缩水,罢工潮此起彼伏;企业倒闭潮带来失业率上升,年轻人就业压力陡增。 此前英国英美资源集团出售巴西镍矿给中国五矿的交易,从侧面反映出英国资本为回笼资金的无奈选择,毕竟在持续消耗下,维持海外优质资产的成本已超出承受范围。 对比其他国家,英国的困境显得尤为突出。俄罗斯依靠能源出口稳住了基本盘,美国通过军售和能源出口成了冲突的 “赢家”,即便是乌克兰也有多国联合援助支撑。 而英国既没有美国的经济实力,也没有欧盟的集体缓冲,却硬要扛起 “反俄先锋” 的大旗,最终陷入了自我消耗的泥潭。基辛格的预言,正是看透了这种 “实力不配野心” 的尴尬现实。 从能源危机到财政枯竭,从产业流失到社会动荡,俄乌冲突带来的连锁反应正在不断侵蚀英国的根基。这场看似遥远的战争,正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让英国成为最先被耗干的那个。 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