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这次又被全网点名了!”,近日报道,浙江大学玉泉校区,有学生在食堂吃饭的时候看见打菜窗口的菜当即震惊不已,学校食堂竟然卖螃蟹了,而且小只要8.8元!大的也才12.8一只!重点是还不限量。 “哎,你听说了吗?食堂昨天还在卖的螃蟹,今天连影子都没了!”就在上周,浙江大学玉泉校区食堂的打菜窗口前忽然排起了长队。人群里不断响起一阵阵低呼:“真的是螃蟹?”“这价格没写错吧?” 穿着运动服的男生捏着饭卡,有点不敢相信:“阿姨,这螃蟹……八块八?”他身后戴眼镜的女生赶紧探头看:“这么便宜?我在校外奶茶店买杯果茶都要二十多!” 窗口里,打菜阿姨笑得眼睛弯弯:“都是学校准备的,小的八块八,大的十二块八,够大家吃的。” 那几天的食堂,空气里都飘着不一样的香味。当朋友圈里还有人抱怨“螃蟹太贵吃不起”时,这里的同学们已经用一顿普通午饭的钱,尝到了秋天的鲜美。没有限购,不用抢,就像宿舍楼下随时为你亮着的灯,温暖又平常。 如果有人觉得这只是一桩“亏本买卖”,那可能误解了学校的用心。 这些螃蟹走的是“特殊通道”,它们不是从层层加价的市场来的,而是学校专门为学生统一采购的。后勤的老师像为自家孩子张罗饭菜的长辈,在螃蟹最肥美的季节,把它们端上了学生的餐桌。 那个让全网惊讶的“8.8元”,其实不是刻意压价,只是高校食堂本来的样子,就像春天食堂会多卖青菜,秋天水果会降价一样,在学校这个大家庭里,好的东西就该让学生用合适的价格吃到。 更让人暖心的是后续:天气一转冷,螃蟹就准时下架了。这不是饥饿营销,而是像家里长辈常说的:“天冷了,东西不新鲜了,不能让孩子们吃不好的”。这种实实在在的关心,比任何优惠都来得珍贵。 现在,食堂窗口恢复了往日的模样,糖醋排骨还在老地方飘香,三块钱的麻婆豆腐依然很下饭。但有些东西悄悄改变了: 总爱点外卖的那个男生,现在每天都会来食堂看看,想着万一明天又有惊喜呢;那个常因为实验失败而沮丧的女生在微博上写:原来生活里真的有八块钱的螃蟹这种美好;还有那个平时不太合群的同学,第一次加入了大家的讨论,他虽然没吃螃蟹,但那个午后,所有人一起分享快乐的气氛,比什么都温暖。 这大概是大学教给学生的另一课:在教你追求远大理想的同时,也有人在意你今天吃得好不好。这种被惦记的感觉,比任何大道理都更能给人力量。 窗口的蒸汽会散,季节性的螃蟹会下市,但关于“8.8元螃蟹”的谈论还在继续。它让年轻人们看到:一个更好的世界,或许就是让美好的东西不再昂贵,让每个人都能用一顿午饭的钱,尝到生活的甜头。 而这些看似微小的温暖,终将在他们心里种下种子,等他们将来建设世界的时候,也会记得要让这个世界,同样温暖。 信源: 光明网2025-11-06——浙大食堂8.8元清蒸螃蟹“馋哭”网友,工作人员回应:并非刻意与校外比价,现已停售 文|一阳 编辑|史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