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觉时总在凌晨 3、4 点醒来,一般暗示 6 大疾病,要引起重视 张阿姨最近总犯愁,每天凌晨 3 点多准醒,翻来覆去到天亮,白天头晕没精神。其实这不是单纯的 “觉少”,可能是身体发出的疾病信号,很多老人都忽略了这点。 最常见的就是心血管问题。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研究显示,凌晨 3-4 点是人体血压、心率的低谷期,心脏供血不足时就会惊醒,还可能伴随胸闷、手脚发麻。小区里的王大爷就因为这个情况没在意,后来查出了冠心病,还好发现得不算晚。 糖尿病也可能在凌晨 “捣乱”。内分泌科医生解释,夜间血糖过低会刺激身体分泌升糖激素,这个过程会让人从睡眠中醒来,常伴有心慌、出冷汗。建议家里有血糖仪的老人,遇到这种情况可以测测血糖,及时调整饮食或用药方案。 消化系统疾病同样不能忽视。比如胃炎、胃溃疡患者,夜间胃酸分泌增多,胃部不适会打断睡眠,可能还带着反酸、烧心的感觉。很多老人习惯晚上吃点剩饭剩菜,加重肠胃负担,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容易被误认成 “睡得香”。患者睡着后会因呼吸暂停缺氧而惊醒,自己可能没察觉,只觉得睡眠质量差。长期下来会损伤心脑血管,建议家人观察老人睡眠时是否有打鼾憋气的情况,及时去医院做睡眠监测。 焦虑或抑郁情绪对睡眠的影响也很大。老年医学科数据表明,超过三成的老人凌晨早醒和情绪问题相关,可能还伴有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子女多陪老人聊聊天、出门散散步,能有效缓解这种情况。 最后是慢性疼痛的干扰。关节炎、腰背痛患者在夜间体位变化时,疼痛会加剧,导致醒来。可以试试睡前用热水袋热敷疼痛部位,选择软硬适中的床垫,减轻身体压力。 想要改善这种情况,首先要及时去医院做全面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日常可以试试睡前泡个温水脚,避免晚上喝浓茶、吃太饱。白天多晒晒太阳,做些太极、广场舞之类的温和运动,帮助调节生物钟。记住,老人的睡眠问题不是小事,早关注早干预,才能睡得香、身体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