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欧盟委员突然宣布 11月7日,欧盟委员会突然官宣,要对原产于中国的新乘用车和轻型卡车充气橡胶轮胎发起反补贴调查,调查期覆盖2024全年,损害调查还得追溯到2021年,这波操作属实让人摸不着头脑。 欧盟这一刀砍得又急又狠。他们说是为了“公平竞争”。可调查范围广得吓人。从轿车、赛车到公交车、卡车的轮胎全被装进笼子。载重指数不超121的橡胶轮胎无一幸免。 背后捅刀的是个叫“反对不公平轮胎进口联盟”的行业组织。他们九月递状子。指责中国轮胎靠补贴低价抢市场。说三年里进口量暴涨51%。价格还比欧洲货便宜三到六成。 欧洲厂商当然坐不住了。卖得又贵销量又跌。换谁都得跳脚。可问题在于,中国轮胎吃补贴了吗?欧盟的调查压根没给证据。空口白牙就要查一年。 这戏码咱们早看腻了。五月份他们刚搞过反倾销调查。现在又加反补贴。双管齐下堵中国轮胎。欧盟轮胎行业养着14国7.5万员工。市场规模180亿欧元。他们哪敢放手竞争? 贸易保护成了万能借口。去年对中国电动车加税。今年轮到了轮胎。明年说不定又是光伏板。欧洲车企其实反对这么干。大众宝马都知道会伤及自身。可政客不听劝。 倒霉的是普通消费者。中国电动车被加税后特斯拉立马涨价。轮胎要再加税欧洲人换胎得多掏钱。所谓保护产业最后坑了老百姓。 欧盟委员会有13个月定结果。9个月内就能收临时关税。中国轮胎企业可能被课重税。全球供应链都要抖三抖。 回头看历史。十一年前欧盟对中国光伏板加税。结果欧洲市场被别国抢走工厂倒一片。如今轮胎业又想重蹈覆辙? 中国商务部早说过这话。贸易保护徒增负担制造壁垒。中欧本该对话协商。挥大棒不如坐下来谈。 欧盟的铁拳砸向中国轮胎。表面喊着公平竞争。背地里锁死市场大门。这场调查是贸易保护还是真心维权?时间会撕开所有伪装。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