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台北市市长、蒋介石的曾孙蒋万安直接把话撂下了!他当着媒体的面斩钉截铁地表示,自己

台北市市长、蒋介石的曾孙蒋万安直接把话撂下了!他当着媒体的面斩钉截铁地表示,自己绝对不可能去选下一任国民党主席。   想当年蒋经国走了之后,蒋家在台湾政坛就慢慢没那么显眼了,到了第四代,蒋友柏、蒋友青这些人都躲着政治走,就只有蒋万安接了他爸蒋孝严的“政治活儿”。   蒋万安搞政治走的是稳扎稳打的路子。他1978年在台北出生,本来叫章万安,后来认祖归宗改回蒋姓,才算正式成了蒋家一份子。   蒋万安读书时成绩就一直拔尖,先考进台湾大学法律系打基础,之后又去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深造,拿了法学硕士和博士学位。   回台湾后,他没急着进政坛,先当起了律师,接了不少行政法、环境法相关的案子,不光攒下了不少社会经验,也实打实摸清了老百姓到底需要啥。   2016年,蒋万安以国民党党员的身份,正式去选台北市的立法委员,这步成了他政治生涯的关键起点。   竞选的时候,他专打民生牌,死死盯着食品安全和年轻人就业这两个关键问题做宣传,不光提了修改食品安全法规的具体方案,还牵头搞了年轻人实习补贴的计划,帮刚毕业的学生进科技企业找机会。选民就吃这种务实的路子,蒋万安顺顺利利选上了立法委员。   2020年,蒋万安顺利连任立法委员,连任后也没歇着,还是盯着民生领域改改革,推进数字政务,让老百姓用手机就能办不少证件,省了大把跑腿的时间。   2022年底,蒋万安把目标对准了台北市市长,他还是老样子务实竞选,不跟人扯意识形态的闲篇,一门心思说城市治理的实在事。最后,就靠这份清晰的施政想法,蒋万安赢了选举,成了台北市的当家人。   蒋万安当上台北市长后,施政的重心从来都是市民的日子过得怎么样。他扩大公共自行车的覆盖范围,让更多人出门能方便地骑上共享单车;用人工智能调交通信号灯,好几个常堵车的路段都通畅了不少;牵头改造河滨公园,加了不少无障碍设施,不管什么年纪、什么身体状况的市民,都能有舒服的地方散心。   这些事看着零碎,却真真切切让台北人的生活变好了,蒋万安在市民里的支持率也一直挺高。   在国民党内部,蒋万安是中生代的代表,做事偏向务实,不爱掺和意识形态的激烈掰扯,这种风格在现在的国民党里挺显眼的。   2025年8月下旬,国民党前主席朱立伦说要卸任,下一任主席选谁就成了台湾政坛的焦点,不少媒体和党内的人都觉得蒋万安是潜在候选人。   在蒋万安说开之前,不少台湾媒体都猜他可能会参选,连党内的老资格都公开说,盼着蒋万安能出来选,借着他的家族影响力和高人气,把国民党内部的力量拢一拢。   面对这些猜测和期待,蒋万安一直没正面接话,直到这次被媒体围着问,才给了个准话。   蒋万安这个决定,其实跟他一直以来的务实劲儿对得上。他心里门儿清,国民党主席这位置不好坐,得花大把精力管党内的事,要摆平不同派系的利益纠纷,还得跟民进党当局掰扯。   可现在蒋万安正处在市长任期的关键时候,好几个市政工程都在推进中,这时候要是分心去选主席,搞不好就把市政工作给耽误了,自己在市民心里的印象也会受影响。   蒋万安这态度,也透着蒋家在台湾政坛的定位变了。蒋介石、蒋经国那时候,蒋家是台湾政坛说一不二的核心,攥着最高权力。到了蒋孝严这辈,蒋家影响力虽说降了,但在国民党里还是当大官,能掺和核心决策。   可到了蒋万安这儿,蒋家的政治路数明显不一样了,不再盯着最高权力,改成靠做地方治理的事,留在政坛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