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菲律宾被国际社会孤立了。因为11月的台风海鸥造成的灾害过于严重,菲律宾总统小马科

菲律宾被国际社会孤立了。因为11月的台风海鸥造成的灾害过于严重,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宣布进入国家紧急状态。但是,竟然没有一个国家向菲律宾伸出援手,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 11 月的菲律宾吕宋岛,刚经历台风 “海鸥” 肆虐的村庄一片狼藉 —— 倒塌的房屋泡在浑浊的积水中,断裂的树木横七竖八地挡在路边,不少村民站在废墟前茫然四顾。这场百年一遇的台风不仅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还让数十万民众无家可归。 总统小马科斯紧急宣布全国进入为期 60 天的国家紧急状态,可让人意外的是,过去灾害后常出现的国际援助热潮并未到来,截至目前,公开表示提供援助的国家寥寥无几,这种 “被孤立” 的局面,在菲律宾近年灾害史上极为罕见。 据菲律宾灾难管理委员会发布的数据,截至 11 月 10 日,台风已造成至少 120 人死亡,80 多人失踪,超过 300 万人受灾,近 50 万间房屋不同程度受损,农业和基础设施损失初步估算超过 15 亿美元。吕宋岛北部的多个省份交通、通讯完全中断,成为 “孤岛”,当地民众急需食品、饮用水、药品和临时避难所。 面对如此严峻的灾情,小马科斯在 11 月 7 日召开的紧急内阁会议上,正式签署总统令,宣布全国进入国家紧急状态。根据菲律宾法律,紧急状态期间,政府可动用国防力量参与救灾,临时征用私人财产用于安置灾民,还可对物价和物资流通实施管控。 签署总统令时,小马科斯还公开呼吁国际社会 “伸出援手”,希望能获得资金、物资和技术支持,帮助菲律宾应对这场 “毁灭性灾难”。 可现实却给了菲律宾一记重击。以往菲律宾遭遇台风、地震等灾害时,国际社会总会迅速响应。 2013 年台风 “海燕” 袭击菲律宾时,中国、美国、日本等 20 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第一时间提供了援助,中国不仅捐赠了价值千万的物资,还派出了专业救援队;2020 年塔尔火山喷发,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也很快启动了应急援助计划。 但这次台风 “海鸥” 过后,除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承诺提供 500 万美元用于儿童救助,以及马来西亚捐赠的一批帐篷和药品外,其他主要国家均未公开宣布援助计划,连菲律宾传统盟友美国,也只是通过使馆表达了 “慰问”,未提及具体援助措施。 这种反常的情况,让菲律宾国内议论纷纷。有当地媒体分析,国际社会援助缺席,可能与菲律宾近年的外交政策有关。过去两年,小马科斯政府在南海问题上多次采取强硬立场,频繁与中国、越南等周边国家发生摩擦,甚至不惜引入外部势力干预,导致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持续紧张。 同时,菲律宾在气候变化、国际贸易等多边议题上,多次与欧盟、日本等传统援助方产生分歧,比如拒绝签署部分环保协议,对外国援助附加的条件提出反对,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际社会对菲律宾的态度。 从菲律宾国内情况来看,救灾效率低下也可能影响了国际援助意愿。有外媒报道,台风登陆后,菲律宾政府的救灾行动存在明显滞后,部分灾区的救援队伍三天后才抵达,物资分发也出现混乱,甚至有民众反映 “救援物资被当地官员截留”。 这种情况被曝光后,一些国际组织担心援助物资无法精准送达灾民手中,对提供援助持谨慎态度。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宣布援助时就特别强调,会 “直接与当地民间组织合作”,确保物资能送到需要的儿童手中。 目前,菲律宾政府正试图通过多种渠道争取援助。小马科斯亲自致电多个国家领导人,请求提供帮助;菲律宾外长也在东盟会议上呼吁成员国 “互帮互助”。 但从反馈来看,效果并不理想。东盟内部,印尼、泰国等国表示 “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但未明确具体数额;新加坡则以 “国内救灾资源有限” 为由,仅承诺派遣一支小型医疗团队。 这场台风不仅摧毁了菲律宾的家园,也让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国际孤立困境,如何打破这种局面,对小马科斯政府来说,是比救灾更严峻的考验。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