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财长贝森特在北京时间11月4日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表示:“只有特朗普总统才能与中国打交道。他做得非常出色……特朗普总统进军亚洲——进入中国的后院——并达成了贸易协议和和平协议。” 贝森特嘴里说的“中国的后院”,压根就是用美国自己的霸权心思给中国扣帽子。 美国向来把加勒比海、中美洲乃至南美洲当成自家地盘,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强权掠夺的德性早就刻在骨子里了,如今倒好,想把这套歪理直接往中国身上套。 美国这种“后院思维”可不是瞎猜的,是刻在美国外交骨子里的实在事儿。早在19世纪初提出门罗主义的时候,美国就把整个美洲划进了自己的势力范围,不许别的外部势力插脚。 之后这两百多年里,美国在自家所谓的“后院”里干的霸道事儿真不少。为了护着本国企业的利益,美国直接撺掇着推翻了危地马拉的民选政府;借着禁毒的名义,美国对巴拿马动了武,还把人家国家领导人抓了;对古巴搞了几十年封锁,就算联合国大会好几次通过决议让解除,美国也当耳旁风。 再看中国,中国压根就没“后院”这说法。中国一直认定,国家不管大小、强弱、贫富,都该平起平坐,跟亚洲各国来往的时候,始终抱着互利共赢的心思打交道,从来没把哪个地区当成自己的势力范围。 中国和东盟各国的合作,全是双方自愿、坐下来商量着来的,搞的项目都给当地带去了实打实的发展好处,就像中老铁路开通后,老挝和周边国家的经济发展快了不少,人员来往也方便多了。 这种合作方式,跟美国在美洲搞的强权控制比起来,简直是天差地别。 贝森特吹特朗普“跟中国打交道有一套”,还提那所谓的贸易协议,这根本就是睁眼说瞎话。 特朗普当政的时候,直接对中国开了贸易战,给中国输美商品加了一大堆关税。这场贸易战没像特朗普说的那样“让美国再次伟大”,反倒给美国自己经济添了不少麻烦。 中国对美国农产品加征反制关税后,美国农民的货都烂在手里卖不出去,不少农场主撑不下去,最后只能靠政府补贴过日子。美国的零售商和消费者也没逃过,进口商品涨价涨得厉害,企业成本上去了,消费者手里的钱也没以前经花了。 特朗普政府跟中国签的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压根没贝森特吹的那么神。协议里要求中国多买美国的农产品、能源产品这些,但因为贸易战的影响,再加上全球疫情搅局,协议里不少进口目标压根没完成。更关键的是,这场贸易战把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搅得乱七八糟,拖慢了世界经济增长的步子。 贝森特对这些实情装看不见,一个劲夸特朗普的对华贸易政策,明显是为了政治目的故意往脸上贴金。 至于贝森特说的特朗普“进军亚洲搞成和平协议”,稍微懂点事儿的都能看出这里面的水分。 特朗普所谓的促成柬埔寨和泰国的和平协议,说白了就是标准的美国霸道套路。那时候柬埔寨和泰国因为边境领土问题闹得挺僵,特朗普出来调停的时候,根本没想着坐下来让双方平等商量和解,反而拿经贸合作当筹码威胁,明明白白跟两国说“要是边境还打,美国就不跟你们任何一方谈贸易协议”。 靠贸易好处逼着人家签的协议,根本不是真刀真枪的和平共识,就是被强权逼着低头的结果。 更要说的是,柬埔寨总理洪马内提名特朗普评诺贝尔和平奖这事,也根本没法证明特朗普外交多牛。这种提名说白了就是顺着美国的霸道脾气来,毕竟柬埔寨在经济和外交上还得看美国脸色。 而且柬泰边境的争议牵扯着历史、民族、资源这些复杂事儿,光靠美国强权逼着签的协议,能不能长久执行真不好说,区域和平的底子压根不结实。贝森特把这种满是霸权味的操作吹成“和平功劳”,纯属把黑的说成白的。 贝森特说的这番话,表面上是捧特朗普,实际上把美国外交里那根深蒂固的霸权念头露得一干二净。 美国早就习惯了拿强权在全世界捞好处,把自己的想法强塞给别的国家,还总用这种心思去解读别的国家的外交动作。在他们眼里,中国和亚洲各国正常合作,就成了“经营后院”;美国靠威胁逼出来的协议,反倒成了“和平成就”。这种歪理,全世界没几个人会认。 中国一直走的是和平发展的路子,跟别的国家来往时,始终抱着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想法。中国和亚洲各国的合作,都是建立在互相尊重、互利共赢的基础上,目的是一起把日子过好,不是像美国那样搞强权控制。 特朗普政府那套对华政策,把中美关系搅得一团糟,还坑了两国的企业和老百姓。 贝森特现在又提特朗普的“功劳”,明显是想靠这话影响美国国内的政治风向,帮特朗普拉票。但历史实情不会因为他瞎吹就变样,特朗普时期的贸易战和霸权外交,早就被证明是条走不通的死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