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众惠财产相互保险社董事长李静:走艰难而正确的普惠健康保障之路

转自:经济日报

日前,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北大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办,众惠财产相互保险社协办的《北大保险与社会保障评论(2024—2025)》新书发布会暨保险与社会保障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上,众惠财产相互保险社董事长李静表示,选择带病体健康保障赛道,是一条艰难却正确的路。风险高、销售难、周期长,但数亿慢病人群的保障需求,是保险业必须回应的民生课题。

“保险的本质是互助,而不是筛选。众惠的使命,就是为被市场遗忘的带病人群筑起保障堤坝。”李静说。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年轻化趋势加剧,我国带病体人群已超4亿人,其中高血压患者2.45亿、糖尿病人群1.3亿人。基本医保为全民健康筑牢基石,但带病人群需求差异显著、负担能力不一,亟需商业健康险补位。

近年来,我国商业健康险年均增速超20%,保费接近万亿元,但仍存在结构性失衡:健康人群覆盖率高,而老年人、慢病患者等“非标体”保障不足。李静表示,这一矛盾推动行业必须从“保健康体”向“保带病体”转型。此外,国家医保局同步推进医保数据赋能、支付机制优化,搭建医保与商保信息交换通道,明确“1+3+N”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框架,为商业健康险补位“缺口”提供了政策支撑。

李静介绍,众惠相互连续五年健康险保费占比超90%,其中肾病、肝病、三高等带病体产品占比超30%。企业构建起“会员共生、风险共担、成果共享”的普惠保障生态。在肾病保障产品中,众惠相互针对医保报销后20%—30%的自付部分提供补充保障,并嵌入健康管理服务。数据显示,70%以上的参保人通过健康管理延缓了病情进展,25%以上终末期肾病患者在保障支持下实现了肾移植。

据悉,在肝病管理方面,众惠相互推出“惠肝保”,联合协和医院等机构建立早期肝癌筛查与诊疗路径,借助aMAP肝癌风险评分工具动态评估风险,提供费用补贴与激励机制,推动“防得住、治得好、付得起”的目标实现。“保险不是冷冰冰的合同,而是一种温暖的社会机制。”李静表示,众惠相互将继续以长期主义践行普惠理念,走艰难而正确的路。(经济日报记者武亚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