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福建舰参军入列,解放军等来历史性一刻,中美这次“高下立判” 央视军事消息,1

福建舰参军入列,解放军等来历史性一刻,中美这次“高下立判” 央视军事消息,11月5日,中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舷号18)在海南三亚正式入列。这不仅标志着中国海军迈入“三航母时代”,更意味着中国成为世界上首个成功部署并稳定运行电磁弹射型航空母舰的国家。 11 月 5 日的海南三亚军港,阳光洒在深蓝色的海面上,中国第三艘航空母舰 “福建舰” 正以全新姿态迎接属于它的历史性时刻。 随着入伍授旗仪式上国歌奏响,舷号 18 的福建舰正式加入人民海军序列,现场官兵整齐列队敬礼,这一幕通过央视军事的直播信号传遍全国,无数国人见证了解放军 “三航母时代” 到来的重要瞬间。 不同于辽宁舰的改造升级、山东舰的自主建造,福建舰从设计之初就搭载了全球领先的电磁弹射系统,这让它成为世界上首个成功部署并稳定运行该技术的航空母舰。 要知道,此前只有美国在 “福特” 级航母上尝试应用电磁弹射技术,但多次出现故障,至今未能实现稳定作战部署。福建舰的电磁弹射系统经过多次海试验证,不仅弹射效率比传统蒸汽弹射提升 30% 以上,还能适配不同重量的舰载机,从轻型预警机到重型战斗机都能灵活弹射,极大提升了航母的作战半径和反应速度。 从外观上看,福建舰采用平直通长飞行甲板,甲板面积比山东舰增加约 15%,可同时停放更多舰载机。舰岛设计也进行了优化,体积缩小近 20%,减少了甲板占用空间,同时搭载了更先进的相控阵雷达系统,探测距离和抗干扰能力大幅提升。据公开信息显示,福建舰满载排水量约 8 万吨,虽然比美国 “福特” 级航母略小,但在关键技术领域已经实现了追赶甚至超越。 此次福建舰入列,不仅填补了中国海军在电磁弹射航母领域的空白,更标志着中国航母建造技术已经从 “跟跑” 进入 “并跑” 甚至 “领跑” 阶段。回顾中国航母发展历程,从 2012 年辽宁舰入列,到 2019 年山东舰服役,再到如今福建舰加入,短短 13 年间,中国完成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跨越式发展。 而美国近年来在航母发展上却面临诸多困境,“福特” 级航母首舰自 2017 年服役以来,因电磁弹射系统故障、舰载武器兼容性问题等,至今未能形成有效战斗力,后续舰体建造也多次推迟,成本不断攀升。 从实战部署角度来看,福建舰的入列将进一步提升中国海军的远海作战能力。目前,辽宁舰和山东舰已多次完成远海训练任务,形成了成熟的作战体系,福建舰加入后,三艘航母可实现轮换部署,大幅提升中国在南海、西太平洋等海域的战略存在。相比之下,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长期面临航母部署不足的问题,近年来多次出现 “航母空窗期”,不得不依靠盟友舰艇填补战力空缺。 值得关注的是,福建舰的建造完全依靠中国自主技术,从舰体设计、动力系统到舰载设备,均实现了 100% 国产化,摆脱了对外部技术的依赖。 这一点尤为重要,在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自主可控的国防工业体系能够确保装备发展不受外部干扰,为后续航母的升级改进和批量建造奠定了坚实基础。而美国航母建造过程中,因供应链问题多次出现延误,关键零部件依赖全球采购,在国际局势紧张时面临较大风险。 福建舰入列后,下一步将逐步开展舰载机起降训练、编队协同训练等科目,预计在未来 2-3 年内形成完整战斗力。届时,中国海军将拥有三艘具备实战能力的航空母舰,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航母力量。 从技术突破到规模发展,中国航母的每一步进展都在重塑全球海军力量格局,也让中美在航母领域的差距不断缩小,这次福建舰的入列,无疑让这种 “高下立判” 的趋势更加明显。 对于中国而言,福建舰的入列不仅是国防实力提升的象征,更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重要保障。在海洋权益日益重要的今天,强大的海军力量能够为中国的和平发展提供坚实后盾,也为地区和平稳定发挥积极作用。 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