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微光|身残志坚四十余载,蓬莱“眼大夫”李华用匠心温暖一座城

编者按:人生百态,总有一种姿态生于苦难却向阳而生。残疾人群体奋力破土,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纵使微弱,亦是生命昂扬的舞蹈。烟台市残疾人联合会联合大众网开设《微光》专栏,聚焦残疾人群体,讲述他们身残志坚的奋斗故事,传递乐观坚强、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为残疾人群体送去关爱,展现烟台的大爱和温暖。

大众网记者白鹤烟台报道

在山东蓬莱,68岁的李华和她的眼镜店,已成为几代人的共同记忆。自1980年踏入日用品修配厂初次接触眼镜制作起,她便与这份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她幼年因病双腿致残,于是梦想成为一名医生,而眼镜制作在她心中,正是守护光明的“眼睛医生”。这份初心,支撑她走过了近半个世纪的漫长岁月。

凭借多年刻苦钻研的技术底气,李华抓住了分组承包的机遇,成立了日用品眼镜店。创业初期,眼镜尚属新鲜事物,生意萧条,但每一位被帮助的顾客脸上的喜悦,成为她坚持下去的动力。作为蓬莱区第一家眼镜店,凭借精湛的技艺和超高性价比,她的店铺逐渐声名远播,顾客络绎不绝。

“选择最适合顾客的眼镜才是最重要的。”这是她贯穿整个职业生涯的信念。李华坚持从每一位顾客的实际需求出发,以最优的质量和最适当的价格,为他们量身定制最合适的眼镜,最大程度延缓顾客眼镜度数的增长。这份精益求精的匠心,赢得了街坊邻里极深的信任,许多人的第一副眼镜从这里开始,继而从小到大,乃至祖孙三代都成为她的忠实顾客。

李华的店铺,不仅仅是一家眼镜店,更是一个充满温情的“解忧杂货店”。2000年,当眼镜店效益稳步向好时,她主动将目光投向更多需要帮助的残疾人,萌生了帮扶的念头。她通过蓬莱区残联,与凤凰社区肢残青年李先生(化名)结成帮扶对子,资助其学习广告设计,最终助其顺利就业,开拓了新人生。2024年,她主动联系区工会,为5位贫困大学生免费配镜。对于遇到经济困难的残疾人,她几乎总是减免费用,如此善举对她而言已是家常便饭。

她的善举获得了社会的认可。2015年,李华荣获全省“共享阳光携手建功‘十二五’”残疾人致富能手称号。而这份荣誉于她,更意味着一份责任。获奖后,她第一时间联系区残联,将奖励资金全部捐出,用于资助贫困残疾学生和残疾人家庭子女。“我要把这份奖励捐助给更有需要的贫困残疾人,希望这点微薄之力能够对他们有所帮助。”李华这句朴实的话语,是她长期践行的诺言。

十几年来,李华凭着真诚待客和诚信经营,店铺从最初的20多平方米扩大到了80多平方米,完成了从小店到知名品牌的蜕变。她的企业先后被评为“蓬莱区爱心助残单位”“烟台市消费者满意单位”。与此同时,她个人也先后荣获“山东省残疾人创业标兵”“蓬莱区道德模范”等称号。

创业成功的李华始终未忘回报社会。她将对他人的关怀融入日常经营与生活,无私地关心着社会上的残疾人。据统计,她多年坚持对贫困家庭和残疾人家庭实行配镜费用减半或全免政策,帮扶资助困难家庭、优秀学子,善款累计高达30余万元。

尽管已年过花甲,李华依然保持着近乎全年无休的工作节奏。一辆电动车,载着她风雨无阻地穿梭于家与店铺之间。身体虽偶感疲乏,精神却始终充盈愉悦。“我每天都在实现自己成为医生的理想,做好‘眼大夫’,值得用一生的时间。”李华的话语中充满了满足与坚定。

她用四十五年的坚守与热爱,完美诠释了“一生择一业”的专注与深度;用持续不断的善行与奉献,生动演绎了“致富不忘本”的大爱与担当。李华,这位当之无愧的道德模范与创业典范,正用她的匠心与善行,持续温暖着整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