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发现了没有:近几日,英、法、德、荷兰等欧洲国家对中国发声时,意大利女总理梅洛尼却

发现了没有:近几日,英、法、德、荷兰等欧洲国家对中国发声时,意大利女总理梅洛尼却突然“安静”下来,似乎变得“低调”了! 梅洛尼近期的 “安静” 绝非偶然,这背后全是现实利益的精准算计,毕竟喊口号不能当饭吃,意大利的经济账本早把利弊算得明明白白。 作为极右翼政党领导人,她早年那些对华强硬言论说得震天响,甚至高调宣布退出 “一带一路”,当时不少人以为她要跟美国一条道走到黑,可没过多久就悄悄换了画风,这前后反差里全是经济压力逼出来的清醒。 先说说她当初押宝的 “讨好美国” 到底换来了什么。上任初期她一门心思往西方主流圈子挤,结果却是热脸贴了冷屁股。 美国忙着自己的大选自顾不暇,别说给意大利实质性的经济援助,特朗普政府还动不动就威胁要对欧盟汽车等商品加征 25% 关税,这对本就疲软的意大利制造业来说简直是雪上加霜。 而欧盟那边,因为她坚持民族主义、反对欧洲一体化,早就被核心国家边缘化,欧盟的经济倾斜政策从来轮不到意大利,所谓的 “西方盟友” 根本靠不住。 再看她亲手丢掉的 “一带一路” 红利有多实在。意大利当初能成为 G7 里唯一一个签 “一带一路” 的国家,根本不是头脑发热,而是这笔合作实实在在能填饱肚子。 就说的里雅斯特港,中国砸进去 11.3 亿美元搞升级,不仅把港口吞吐能力提了好几个档次,还配套建了直通德国和东欧的货运铁路,现在中国商品从这里进欧洲比以前快了近一半,每天进出的货轮带来的装卸费、仓储费就不是小数目,更别说周边被带动起来的餐饮、运输生意,当地光是直接间接的就业岗位就多了上万个,这些都是真金白银的民生保障。 热那亚港更不用说,中国投资改造后成了地中海区域的物流枢纽,意大利北部的中小企业靠着这个港口把皮具、家具卖到中国,赚得盆满钵满,这些实惠可不是美国几句口头承诺能比的。 意大利的经济状况早就不允许她继续硬气了。2025 年意大利国家统计局把经济增长预期从 0.8% 下调到 0.6%,要知道她上任时还喊着 1.2% 的目标,现在直接砍了一半还多。 海关总署的数据更直观,2025 年 1 到 3 月,中意进出口总额才 168.23 亿美元,其中意大利从中国进口同比降了 10.7%,这可不是小事 —— 中国早就是意大利在亚洲的头号贸易伙伴,双边贸易连续三年都冲破 700 亿美元大关,意大利的果蔬、葡萄酒、奢侈品全靠中国市场撑着,进口一降,意大利农民和商家最先受不了。 更别说失业率虽然降到 5.9%,但年轻人就业问题没解决,这些都得靠经济增长来消化,而中国投资就是最直接的增长动能。 梅洛尼自己也该看清了,退出 “一带一路” 没捞到好处,反而差点丢了更多。2024 年她终于带着一大帮企业代表访华,还签了 2024 到 2027 年的合作行动计划,从工业到绿色发展、医疗卫生全涵盖,说白了就是想把丢掉的合作捡回来。 意大利前经济发展部副部长都看得明白,说她访华是 “朝好方向迈了一步”,毕竟中国市场的开放度和可预期性,在全球经济动荡的时候太珍贵了。 就连欧盟都在变聪明,2025 年开始对华政策趋向务实,冯德莱恩都改口说要深化贸易合作,西班牙外长更是直接说 “欧洲对华政策得自己做决定”,梅洛尼要是还硬扛,岂不是成了欧盟里的 “异类”。 还有个更现实的点,意大利在医疗器械、新能源这些领域根本离不开中国。2025 年欧盟想搞《国际采购工具》限制中国企业,可过去五年中欧医疗器械贸易一直在涨,中国企业的技术和供应链效率是欧盟需要的,真要是把中国排除在外,意大利的医院采购成本得涨不少。 新能源领域更不用说,中国的电动汽车有竞争力,意大利的汽车设计是强项,两边合作能双赢,梅洛尼要是还高调反华,国内车企第一个不答应。 说到底,梅洛尼的低调就是算清了账:跟着美国混没实惠,跟中国闹没好处,意大利的经济底子经不住折腾。那些早年的强硬言论,在民生和增长面前根本站不住脚,毕竟港口的起重机不能停,商家的订单不能丢,老百姓的工作不能没,这些比讨好美国重要多了。 现在英、法、德还在发声试探,梅洛尼先安静下来观望,其实是最务实的选择 —— 毕竟吃过一次亏,总不能再把送到家门口的利益往外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