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红婵的那句“我不知道”,听着心都揪了一下。 央视记者赛后问“以后还会跳水吗”,她盯着记者的话筒,愣了两秒才开口。 不是没琢磨过这个问题——她早就在训练后抱着膝盖,坐在更衣室的长椅上想了无数回。 18岁的身体像在“闹脾气”:个子长了,原来精准的入水点变得陌生;肩膀的旧伤每跳一次都抽着疼,有时候半夜会疼醒,她揉着膝盖翻出小时候拿冠军的照片,眼泪砸在相框上。 所以当她笑着说“应该会吧”,声音里的颤音比10米台的风还轻——她爱跳水啊,爱到训练完累得站不起来还想再练一组;可她也疼啊,疼到有时候会盯着跳板发呆,问自己“再跳一次,膝盖能不能扛住”。 记者赶紧碰了碰她的拳,没再多问——谁都懂,这个决定比10米台的最后一跳还难。 我们哪能替她选呢?她为跳水拼过的每一滴汗,都比“必须坚持”更珍贵;她藏在笑容里的每一次皱眉,都比“不能放弃”更真实。 全红婵,你不用急着给答案。 你想跳,我们举着灯喊到喉咙哑;你想歇,我们捧着热奶茶等你回头。 18岁的选择,没有“对不对”——只要是你选的,我们就站在这儿,一直陪你。 第十五届全运会,不管怎样,你都是我们的小英雄。[点亮平安灯][点亮平安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