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现在最大的痛苦,就是远东问题! 说白了,远东地区就像是俄罗斯的一个心结,丢掉太浪费,不丢掉又会成为俄罗斯的累赘。 这片占了俄罗斯近一半国土的地方,藏着数不清的宝贝——西伯利亚的天然气田随便打口井就能喷出能源,远东的森林里全是优质木材,还有各种没来得及挖的矿产,更别提那漫长的太平洋海岸线,随便一个港口都能成为连接亚太的门户。可偏偏这么块宝地,成了甩不开的包袱。 从地理上看,远东就是个“偏远亲戚”,离莫斯科足足几千公里,中间隔着广袤的西伯利亚荒原。要开发这里,首先得修公路、铺铁路、建机场,可这些基础设施投入就是个无底洞。 就说贝阿铁路吧,年久失修不说,运力早就跟不上了,想把远东的煤炭运到欧洲,成本比从澳大利亚进口还高,更别提那些零散的矿产,挖出来都未必能运出去赚钱。 更头疼的是人口,整个远东才六七百万居民,还在年年往外跑,年轻人都愿意往莫斯科、圣彼得堡挤,留下的大多是老人,连种地、挖矿的劳动力都凑不齐,空有好资源也只能烂在地里。 从战略上看,远东那漫长的太平洋海岸线是俄罗斯在亚太的立足根基,要是真放手,别说资源没了,在亚太的话语权都得掉地上。可守着这块地方代价太大,光是维持边境安保、基础民生就得花掉不少财政收入,而远东能给中央的回报却少得可怜。 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被西方制裁得厉害,本来想靠远东的能源和资源打开亚太市场,结果发现基础设施的短板卡得死死的——天然气想卖给中国,得修专门的管道,这一修就是好几年,还得砸几百亿美金;粮食想出口,港口吞吐量不够,眼睁睁看着订单被澳大利亚、巴西抢走。 所以,俄罗斯绞尽脑汁都在想着如何能够发展远东地区,将利益最大化。早几年就搞了“远东一公顷土地”政策,只要愿意去远东定居的人,就能免费领土地,可响应者寥寥,毕竟谁也不想去一个没工作、没配套的地方开荒。 后来又设了远东联邦管区,给了不少税收优惠,想吸引外资进来。中国的佳北农业就在滨海边疆区搞起了全产业链,从种子繁育到仓储物流一条龙,把当地的黑土地变成了高产田,既给俄罗斯带来了就业,也让粮食出口多了路子,这种合作模式本来是双赢的。 可俄罗斯心里又犯嘀咕,既想靠中国的资金和技术搞开发,又怕中国资本“来势太猛”,把控了当地经济。之前有企业想参与远东的港口建设,俄方硬是加了一堆限制条款,生怕失去主导权。 这种既依赖又防备的心态,让不少合作项目卡在半路。日本也曾想掺和进来,提出帮着修铁路换争议领土的谈判机会,可俄罗斯又怕在领土问题上松口落人口实,最后还是把合作晾在了一边。 现在远东的处境更尴尬了,西方制裁断了不少技术和资金来源,只能一门心思靠亚太市场。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管道总算通了气,可后续的扩建工程还缺钱;农业合作虽然有起色,但除了中国企业,其他国家的投资少得可怜。更要命的是,远东的生态环境脆弱,开发矿产容易破坏冻土,伐木又会引来环保组织的批评,想平衡开发和保护更是难上加难。 说白了,俄罗斯对远东就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丢了吧,这么多资源和战略要地舍不得,以后在亚太更没地位;不丢吧,年年砸钱进去看不到头,还得在外交上跟周边国家反复拉扯,生怕被人钻了空子。 那些喊了多少年的“远东开发计划”,要么卡在资金上,要么绊在政策上,真正落地的没几个。如今俄乌冲突还没结束,俄罗斯的精力和钱都往西边砸,远东这块心结只能暂时先拖着,可拖得越久,开发的难度越大,这份痛苦怕是还要缠俄罗斯很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