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刷到一张1957年的老照片,给我看愣了。 诺贝尔奖现场,两个30出头的中国小伙,

刷到一张1957年的老照片,给我看愣了。 诺贝尔奖现场,两个30出头的中国小伙,西装笔挺,眼神里全是光。 这哪是科学家,这是偶像剧男主走错了片场吧。 杨振宁,35岁。李政道,31岁。旁边站着他们的夫人,杜致礼和秦惠䇹,穿着一身得体的中式旗袍,一个清雅,一个明艳。往那一站,整个斯德哥尔摩的聚光灯,都得为这东方风韵晃一下神。 这画面给我的冲击,不亚于他们的“宇称不守恒定律”。 一直以为杨老先生就是教科书里那个瘦小的符号,结果你猜怎么着?人家身高一米七八! 在那个中国人均身高一米六五的年代,这是什么概念?就是走在清华园里,姑娘都得回头多看两眼的那种。他爹是清华数学系主任,基因好,小时候家里条件也过得去,没饿着,还能打打网球,骑车冲坡,身体底子能不好吗? 所以说,哪有什么天生瘦弱的科学家,不过是时代和环境的产物罢了。 但最戳我的,不是身高,也不是颜值。 是翻出来的一段家庭录像。大名鼎鼎的杨振宁,在公园里,像个最普通的爹,跟儿子扔棒球,笑得一脸褶子,还顺便把“抛物线”和“引力”给讲了。 还有李政道,他儿子说,他爸妈恩爱了一辈子,出差回来会给妈妈带一朵白玫瑰。 看到这儿我突然就想通了。 我们总盯着人家的公式、成就,觉得天才就该不食人间烟火。 扯淡。 真正的牛逼,从来不是单枪匹马。 是你背后那个安稳的童年,让你有饭吃、有球打,能长到一米七八;是你身边那个为你穿上旗袍、惊艳世界的伴侣,让你在名利场里也能找到归属;更是家里那份热气腾腾的烟火气,让你在搞懂宇宙之后,还愿意回来,教孩子一个最简单的棒球抛物线。 所谓成就的基石,说白了,不就是这些最朴素的爱与被爱吗? 科学的尽头,或许不是宇宙,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