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你讲,现在敢直接用“金文”写字的人,有一个算一个,都是狠人。 不是那种描红模子,是直接当成自己的语言,搞创作。 一张六尺对联,比我人都高,刷刷几笔,十个大字,往那一挂。 什么感觉? 就好像不是人在写字,是时间本身在落笔。 每个字都像是刚从几千年前的青铜器上拓下来,还带着一股子刚出土的、沉甸甸的劲儿。 最绝的是什么,你知道吗? 人家敢把每一个字的局部,给你放大,再放大。 让你看笔锋的来龙去脉,看墨色的干湿浓淡。 这是什么概念? 这就是绝对的自信。功夫不到家,谁敢这么玩儿?一个败笔,在放大镜下就是一场灾难。 这背后,是多少个日日夜夜,一个人关在书房里,跟古人对话,跟自己较劲。 说白了,我们今天看这些,看的不是字,也不是什么艺术。 看的是一种“根”。 是那种不管世界怎么变,我们骨子里还认的东西,是我们这个文明的胎记。 有人在用代码构建未来,就得有人用笔墨守住源头。 这口气,不能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