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刘思涵同学,你曾经的校服...已经飘到了非洲大陆上。 一件绣着青岛徐水路小学和

刘思涵同学,你曾经的校服...已经飘到了非洲大陆上。 一件绣着青岛徐水路小学和刘思涵名字的校服,跨越万里出现在非洲安哥拉男孩身上,揭开中非之间一条温情的纽带。 中国,朋友!安哥拉华人商贸城内,一名非洲小男孩用生涩的中文向拍摄者乐女士打招呼。他身穿一件蓝白相间的中国校服,胸前刘思涵的铭牌格外醒目。 这件校服是从中国漂洋过海来到非洲的。在安哥拉,像这样的中国二手衣物十分普遍,价格从7.7元到38.7元人民币不等。 校服之旅并不简单。它们来自中国的旧衣回收箱,经过分拣,消毒后,通过海运抵达非洲,全程约需两个月。2024年,中国对非洲出口的旧衣总量高达80万吨。 乐女士展示了约20名非洲人身穿中文字样服装的画面,有校服、工服,还有幼儿书包。 二手服装贸易不仅是生意,更是资源的循环利用。中国每年产生2600万吨废旧纺织品,这些衣物在非洲获得了第二次生命。 不管是捐赠还是贸易,这些衣物确实在帮助需要的人,这是最好的结果。 文明的交流就在日常物品的流转中悄然发生。一件普通校服,连接起两个大洲的孩子,也让我们看到全球化背景下人与人之间微妙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