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俞太难了, 董宇辉离职,也就算了, 顿顿离职也就算了,结果现在好了,居然连孙东旭都走了。 刷到这消息的时候,我正啃着从直播间买的苹果,手里的果肉突然就不甜了。倒不是替谁可惜,就是觉得挺唏嘘的——想当年新东方转型直播,老俞带着一群老师在镜头前手忙脚乱介绍农产品,多少人说“这老头要栽”,结果硬是把东方甄选做成了现象级直播间。可谁能想到,风头正劲的时候,核心团队接二连三出走,像好好的一桌菜,刚上齐就少了几双关键的筷子。 董宇辉走的时候,网上吵翻了天,有人说他是“东方甄选的灵魂”,没了他直播间就没了那股子书香气。当时老俞出来说话,笑得有点勉强,说“尊重每个人的选择”,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那是硬撑着。后来顿顿也走了,那个能把水果讲出诗意的小伙子,也带着他的温柔离开了。这时候大家还在想,还好有孙东旭在,毕竟是跟着老俞一起打天下的人,总能稳住阵脚吧?结果现在连孙东旭也走了,这下子,老俞身边算是真正没了当初一起转型的“老人”。 有人说这是“利益分配不均”,也有人说“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总会有人员变动”。这些道理都对,可落到老俞身上,滋味肯定不好受。你想啊,他都快七十岁的人了,本该安享晚年,却要重新扛着这么大一个摊子,看着自己一手带起来的人一个个离开。就像一个老农,辛辛苦苦种了一园子菜,眼看要丰收了,菜苗却接二连三被移栽走,只剩下空荡荡的菜园子,他能不难受吗? 而且最关键的是,这些人的离开,不仅仅是“少了几个人”那么简单。董宇辉的“文化带货”、顿顿的“诗意讲解”、孙东旭的“运营把控”,这三者加起来才是东方甄选的“特色”。现在这三块拼图都没了,剩下的人能不能接住这个摊子?老俞再怎么努力,光靠他一个人的情怀,能撑起当初那股子热闹劲儿吗?恐怕很难。 其实这事也给所有做企业的人提了个醒:不管企业做得多大,“人”永远是最核心的。你可以有好的模式、好的产品,但留不住核心的人,一切都是白搭。老俞这一路,从新东方转型到东方甄选,靠的就是“人和”,可现在“人和”没了,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真得好好琢磨琢磨。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