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江苏昆山的滕先生为让高考未过本科线的儿子拿到全日制本科学历,花46万(36万转账

江苏昆山的滕先生为让高考未过本科线的儿子拿到全日制本科学历,花46万(36万转账+10万现金)找“能人”“操作”入学,结果孩子只进了上海某高校的继续教育学院,而该项目官方总收费仅3万多元。“操作”人多次拖延改口,最终滕先生报警。这事不仅暴露了升学骗局的套路,更给所有家长提了醒:教育没有“捷径”,所谓“内部指标”大概率是坑! 一、46万“买”入学名额?实际是3万的成人教育 咱先把这事捋明白,太让人上火了!2024年,滕先生的儿子高考没达到本科线,做家长的急得不行,就想让孩子能上个全日制本科,将来好找工作。 这时候,滕先生的弟弟牵线,认识了厂房房东何某某。何某某拍着胸脯说,自己认识“大人物”,有“内部指标”,能通过校企合作的名义,让孩子进上海某知名高校读全日制本科,就是得花46万“打点费”。 出于对弟弟的信任,滕先生没多想就答应了。不仅按要求转了36万到指定账户,还拿了10万现金让何某某交给“领导”,甚至听从对方建议,没让儿子填报任何高考志愿,就等着“天上掉馅饼”。 结果呢?录取通知书是拿到了,但上面写的是“继续教育学院”。滕先生赶紧问,对方说“身份特殊,先在这儿过渡3个月,之后转去全日制本科”。可这一拖就没个头,从3个月拖到半年,又拖到大二,理由换了一个又一个,一会儿说政策变了,一会儿说要先读两年继续教育再考试转全日制。 直到今年6月,滕先生实在忍不住,去问学校老师,才知道自己彻底被骗了!老师明确说:“成人教育和全日制本科是两个学籍系统,根本没法转!懂教育的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学校招生都是公开阳光的,哪来的内部指标?” 记者查了学校官网,滕先生儿子的名字确实在继续教育学院的委培生名单里,这个校企合作项目的总收费才3万多,而且明确说明毕业拿的是成人本科学历,跟全日制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二、层层转包的“能人”:收钱时拍胸脯,出事了甩锅 更离谱的是,所谓的“操作”链条,简直像个“骗局流水线”。 滕先生找的是何某某,何某某说自己是牵线的,实际操作的是一个叫秦某的人,秦某又自称是某教育投资公司的代理人。说白了,就是层层介绍,每个人都赚中间差价,却没人能真正负责。 一开始,秦某在微信里跟滕先生保证“肯定能拿到全日制本科文凭,国网可查”,还出示了营业执照(后来记者核实,这公司跟秦某没啥关系)。可等滕先生发现不对劲追问时,秦某直接翻脸不认账,说“当初没说那么多,只是帮着上学拿本科证”,最后干脆把滕先生拉黑了。 至于那10万现金,何某某更是死不承认,说滕先生给的是“一袋子烟”,自己没拿一分钱。现在好了,滕先生找何某某,何某某推给秦某,找秦某找不到,钱和时间都打了水漂,儿子还耽误了两年,要到2026年才能重新参加高考入学。 这种套路其实特别常见,骗子就是抓住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用“内部指标”“校企合作”“花钱买学历”这些噱头画大饼。之前就有类似案例,有人骗了家长300万办入学,最后被判了11年多 。这些骗子往往层层转包,让你找不到真正的责任人,等发现被骗时,钱早就被挥霍一空了。 三、法律解读:这不是“办事不成”,是妥妥的诈骗! 很多家长遇到这种事,可能会觉得是“办事没办成”,想着要回钱就行,但从法律上来说,这已经构成诈骗罪了! 咱们先划重点: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就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钱的行为。秦某等人明明办不了全日制本科入学,却谎称有“内部指标”,收了46万巨款,把3万多的成人教育项目当成“特殊操作”来骗,这就是典型的虚构事实,主观上就是想骗钱,完全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再看量刑标准,普通诈骗6000元就能立案,8万元以上就可能判3年以上,50万以上直接10年起步。滕先生被骗了46万,已经接近“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要是证据确凿,秦某等人大概率要面临重刑。 最后想问大家:你身边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升学骗局?如果是你,会相信“花钱买大学名额”这种说法吗?对于滕先生的遭遇,你觉得他的钱能追回来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评论列表

用户73xxx13
用户73xxx13 2
2025-11-06 22:14
报警咋处理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