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1951年,93岁高龄的前清朝海军总司令萨镇冰在得知志愿军成功击退美军并进攻韩国

1951年,93岁高龄的前清朝海军总司令萨镇冰在得知志愿军成功击退美军并进攻韩国首都汉城的消息后,欣喜若狂,感慨万分。他曾担任清朝海军的最高统制(总司令),后来成为民国海军总长,再次晋升为国务总理   1894年,萨镇冰才35岁,他是福州船政学堂出来的学生,还去英国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深造过,满脑子都是强国海军梦。   可就在当时,日军占了朝鲜,以汉城为跳板,清军的防线说垮就垮了,他在威海卫的日岛炮台,硬扛了整整十一天。   眼睁睁看着自己熟悉的战友,一个接一个倒在自己的身边,那种无力感,一辈子都忘不掉, 从此,汉城这个地名就在他心里扎了根。   后来,朝代换了,萨镇冰的官越做越大,当上了海军总长,甚至代理过国务总理,可没人真正关心海防,他手里名义上管着海军,实际上连像样的船都没几艘。   1911年辛亥革命时,他接到命令炮轰武汉的革命党,他内心纠结,最后称病离任,默许了舰队起义,他不想再看到中国人打中国人。   他憋屈,但他不认命,军阀要调动舰队打内战,他偏不听,为了给海军学校续命,他甚至把自己的私宅都卖了。   北伐之后,他彻底心冷了,脱离军政,回乡做慈善,可当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快八十岁的老人又站了出来,登台演讲,号召年轻人去当兵。   到了1949年,这位90岁的老人做出了一个关键选择,蒋介石请他去台湾,他没去,他看透了旧时代的腐朽,想留下来,看看这片土地到底会变成什么样。   两年后,也就是1951年,在福州老家,一份报纸送到了他手里,当看到“志愿军攻占汉城”那几个大字时,这位93岁的老人再也控制不住了,手里的拐杖都在抖,眼泪唰地就下来了。   五十七年前,就是这个地方,让他和他的国家跌入深渊,现在,他颤抖着提笔,写下了那句诗:“五十七载犹如梦,举国沦亡缘汉城;龙游浅水勿自弃,终有扬眉吐气天。”   一年后,萨镇冰走到了生命尽头,他穿着那身旧海军制服,别着北洋舰队的徽章,病重时,他反复念叨“国疆昔小而今大”,翻看海军现代化的书籍,凝视着福建舰的照片。   他的遗愿是葬在海边,看着中国的海军重新崛起,他的墓志铭只有四个字:“海不扬波”。这既是对国家安宁的期盼,也像是在说,他心里那翻腾了半个多世纪的巨浪,终于平息了。   萨镇冰的一生,如果单看战绩,算不上辉煌,但他用漫长得近乎一辈子的时间,熬过了一个国家最黑暗的低谷,他亲眼见证,民族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站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