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滨网讯(记者王连昆)为充分发挥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高水平开发开放优势,近日,区政务服务办通过“政策创新+流程再造”,助力首家天津自贸区律师事务所分所成功设立,为自贸区拓展涉外法律服务按下“快捷键”。

先行先试
打破政策壁垒
近年来,随着滨海新区高水平开发开放步伐不断加快,企业对涉外法律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看中滨海新区外资外贸企业集聚特点,北京观韬律师事务所拟申请在天津设立第二家分所,拓展涉外法律服务业务。按照“外地律所仅能在津设立一家分所”的规定,该律所已经在天津市和平区设立了分所,无法在其他区域再设分所。接到企业申请后,区政务服务办以天津市司法局相关政策文件为依据,精准把握“自贸区可突破地域限制”的政策导向,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政策优势,打破“外地律所仅能在津设立一家分所”的传统限制,为跨区域律所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承诺审批
提高服务效率
为最大程度降低律师转所期间的执业影响,区政务服务办主动对接律所,就政策范围内可选地址、规范核定分所名称等事项提供细致指导,确保律所申报后一次办成,同时采用“承诺审批”模式,推动派驻律师转执业手续与自贸区分所设立流程“并联办理”,实现审批效率与服务温度“双提升”。“办理效率非常高,一个半月以内就完成了全部手续,这在同期办理过程中是速度非常快的,也为我们下一步在滨海新区拓展业务奠定了基础。”北京观韬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雯说。
区域协同
形成复制经验
针对律所跨区域办理中遇到的问题,区政务服务办主动靠前服务,安排审批专员全程对接北京总所及市、区司法局,搭建京津两地司法等相关部门沟通桥梁,实时反馈并统筹协调解决问题,形成可参考、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准化流程,为后续更多律所入驻天津自贸区夯实基础。
在服务律师律所工作中,区政务服务办不断优化审批流程,针对外地在津设立分所推出“一揽子”便利举措:律所可在提交设所申请的同时,一并提交派驻律师执业所需的全部材料,工作人员“一并接收、提前审核、预先告知”,提前对材料的完整性、合规性进行细致核查,大幅减少材料回退次数,审批效率提升近50%,助力滨海新区法律服务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近两年,滨海新区政务服务办共批准成立9家律师事务所,数量较以往大幅增长。这也是滨海新区法律服务需求持续增长、法治环境不断优化、区域经济活力显著增强的有力佐证,将进一步助力新区更高质量发展。(区政务服务办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