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豫视频记者张亚林
11月6日下午,新乡市“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八场在市行政办公大楼三楼第二会议室召开。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宋培成携班子成员及辉县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司月莲,全面介绍了“十四五”时期全市农业农村领域发展成就,市委宣传部四级调研员黄捷主持发布会。

“十四五”以来,新乡市全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市,实现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多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粮食安全根基筑牢,产能稳步提升
坚定不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建成高标准农田586万亩,占耕地面积的83.6%,同步完成5600公里农村沟渠整治,构建起完善的农田水利体系。推广高产优质品种与关键技术,建成160万亩小麦、172万亩玉米高产示范区,“一季千斤、两季吨粮”成为常态。“十四五”期间,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000万亩以上,总产连续多年站稳90亿斤台阶,2024年粮食单产、总产增幅均居全省第一,夏粮总产达56.3亿斤,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新乡力量。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98%,“1+1+N”农事服务体系实现“耕种管收售”全链条护航。
产业振兴纵深推进,集群效应凸显
以工业化理念构建“7大产业集群+20条产业链”,培育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9个、产业强镇20个,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52家。中原农谷建设全面起势,汇聚67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6位院士及88家种业领军企业,培育205个优良新品种,110万亩良种繁育基地占全省1/4,带动河南每年向全国提供优质种子45亿斤,冬小麦供种占全国50%。现代食品产业营收达277亿元,成为中西部最大预制菜生产基地,米多奇馍片、克明面业挂面稳居全国细分市场销量第一,“延津小麦”“原阳大米”等33个“国字号”农产品享誉全国,“延津小麦”品牌估值达100亿元。
和美乡村加速蝶变,宜居宜业底色鲜明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创新“七个一点”多元投资模式,统筹23亿元财政资金撬动90多亿元基建投入,实施“三通一规范”工程,农村道路、供水、污水治理等设施持续完善,相关经验入选全国乡村建设十大典型案例。新乡县、获嘉县分别获批省级、国家级和美乡村建设项目,“水墨赵堤”等一批特色乡村涌现。完成19万座农村户厕改造,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57.2%,垃圾收集转运实现全域覆盖。文明乡风浸润乡土,“美丽庭院”创建、“积分超市”等载体推动新风尚流行,乡村治理效能稳步提升。
农村改革持续深化,发展活力迸发
发挥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优势,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5万家,农业组织化、规模化水平显著提升。全域推行“三资”管理数字化,唤醒70多亿元集体经营性资产,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占比近七成。辉县市创新推进“三资”管理1.0至4.0迭代升级,清理规范合同1万余份,搭建智慧监管平台与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探索“十大模式”推动集体经济“三年倍增”,近3个月产权交易成交金额超5600万元。农民收入稳步增长,2024年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2854元,较2020年增长30.8%,城乡居民收入比从1.95缩小至1.8。
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还就粮食安全保障、乡村产业发展、和美乡村建设、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等热点问题,详细回应了媒体关切。面向未来,新乡市将持续发力农业强市建设,奋力谱写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