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春节假期(2月15日-23日)的9天长假,成了全民热议的“甜蜜双刃剑”,有人狂喜有人吐槽,本质是戳中了不同人的核心诉求。 最直观的争议在调休:这9天里法定假仅3天,其余靠前后周末补齐,大概率要面临“节前连班6天、节后再连班6天”的魔鬼作息。年轻人吐槽“调休像拆东墙补西墙,休完更累”,尤其是跨省打工人,扣除来回2天路程,实际陪家人的时间并没多多少;但中老年群体却举双手支持,觉得9天能从容备年货、走亲戚,不用像往年那样赶得像“打仗”。 出行和消费市场倒是一片火热。消息公布半小时内,春节机票搜索量就暴涨3倍,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63%,哈尔滨、三亚等南北热门目的地成香饽饽,“北上看雪、南下避寒”成潮流,甚至有人“请2休11”拼出超长假期。消费也从“办年货”转向“玩着过”,非遗体验、乡村康养等体验式消费走红,“探亲+旅游”的复合型出行成主流。 但热闹背后也有隐忧:有人假期后半段昼夜颠倒,收假要花一周倒时差;走亲戚变成“攀比大会”,问工资问成绩让人头大;小商家还面临“节前挤爆、节后冷清”的脉冲式消费难题。 其实这场争议的核心,是大家对“好假期”的期待——既想要陪伴家人的时间,又不想被调休折腾。9天长假给了选择的自由,关键看怎么用:是用来深度陪伴、放松身心,还是陷入无效社交和摆烂,终究因人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