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开惯了BBA,选电动车怕"丢了豪华感"?试试蔚来ES6

之前帮一个一直开 BBA 的朋友选纯电车,他纠结了快两个月 —— 一方面舍不得传统豪华车那种底盘的质感和内饰做工,另一方

之前帮一个一直开 BBA 的朋友选纯电车,他纠结了快两个月 —— 一方面舍不得传统豪华车那种底盘的质感和内饰做工,另一方面又不想在电动车时代,被智能化、补能这些新需求难住。后来我俩一起去试了蔚来 ES6,他绕着车仔细看了三圈,上手摸了摸车门和内饰,才说 “这电动车的豪华劲儿,倒挺合我心意”。这段选车经历让我觉得,对开惯了传统豪华车的人来说,ES6 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替代选项,更像是从燃油豪华过渡到电动豪华的自然衔接,不用在熟悉的豪华体验和电动化的新需求之间做生硬的取舍。

一开始朋友总念叨 “传统豪华品牌都几十年积淀了,蔚来才多少年”,这点我其实能理解。毕竟在燃油车时代,发动机的调校功底、底盘那种扎实的厚重感,是传统豪华品牌深耕多年的优势,开惯了的人确实容易有依赖。但试完 ES6 之后,他自己也承认,到了新能源时代,这种 “积淀” 有时候反而成了 “包袱”—— 不少传统豪华品牌的电动车型,总带着点 “油改电” 的痕迹,比如后排地板有明显的凸起,坐中间的人腿伸不开;座舱的智能化也跟不上,车机反应慢,导航还不如手机好用,就像把燃油车的壳子硬塞进了电动的内核里,总觉得不协调。

而蔚来不一样,从一开始就盯着新能源的核心需求做研发,没有燃油车的既有框架束缚。这几年我接触过不少蔚来车主,发现里面有很多是从 BBA 换过来的,他们聊起选车原因时,大多会提到 “原生电动的豪华感”。不是说传统豪华品牌不好,只是燃油车领域他们有深厚的技术积淀,而在新能源领域,蔚来在三电技术、智能系统这些新赛道上,有自己的优势。简单说,两者的品牌定位其实在同一梯队,只是各自擅长的领域不一样,一个强在燃油时代的传统豪华,一个强在电动时代的新豪华体验。

让朋友真正心动的,还是 ES6 那些能摸到、能开出来的真实体验,先从看到的外观说起。在展厅里见实车的时候,就觉得它的设计很有 “分寸感”—— 没有靠夸张的溜背、大尾翼之类的线条吸引眼球,而是在细节里藏着高级感。标志性的 Double-Dash 日间行车灯比老款厚了一点,和挺拔的前脸搭配起来,看着很精神,不会显得单薄。新增的银河紫配色挺巧妙,阳光下会泛着细细的闪,但不张扬,不会像有些亮色那样一眼看上去很浮夸,比较符合喜欢豪华车的人偏沉稳的审美。

还有些有仪式感的小细节做得很贴心:傍晚的时候开门,地面会展开双线光轨的照地灯,光轨的样式能和前大灯呼应,晚上下车的时候能看清脚下的路,也不会觉得单调;隐藏式的感应门把手弹出来的阻尼感很均匀,不像有些车的门把手要么太松,一按就晃,要么太硬,得用劲抠才出来。尾部的线条改得更舒展了,加上高亮黑的装饰条,从后面看整个车身显得更宽,很大气。这种设计不追求 “一眼惊艳”,但越看越耐看,符合豪华车该有的沉稳气质,不会开一两年就觉得过时。

坐进内饰的瞬间,朋友就说 “这感觉对了”。环抱式的座舱设计很有包裹感,没有多余的装饰件堆砌,但材质用得很用心。手能摸到的地方,比如方向盘、座椅、门板内侧,都是 Nappa 真皮,这种皮取材于小公牛的头层皮,摸起来细腻柔软,不会像有些合成皮那样发僵、打滑,冬天摸上去也不会太凉。中控的木纹饰板是真实的木纹,不是贴的塑料皮,夏天太阳晒久了也不烫,用手摸上去能感觉到木纹的纹理,触感很温润。

细节里藏着不少实用的巧思:全车算下来有 22 处储物空间,前排座椅下面有个暗格,刚好能塞充电线、随车工具这些小物件,不会堆在中控台上显得凌乱;后排扶手是超宽设计,胳膊肘搭上去很稳,不会晃,扶手里面的悬浮滑移杯托推出来的时候质感很丝滑,没有卡顿,不用的时候藏进去,扶手表面还是平整的,不占地方。中控下面的无线充电板带了风冷功能,夏天给手机充电的时候,不会像有些车那样,充十几分钟手机就烫得不行,拿起来都烫手。

三区空调的隐藏式出风口也不错,出风很柔和,能感觉到凉,但不会直吹到人身上,夏天不会吹得胳膊疼;冬天开暖风的时候,风也很均匀,不会觉得干燥。我还特意留意了异味问题 —— 很多新车哪怕开窗通风,坐进去还是会有一股呛人的塑料味,但 ES6 提车当天坐进去,基本没什么味道,后来了解到它用的是低 VOC 环保材质,胶黏剂、织物这些都选了低挥发的,对有孩子的家庭来说,算是个实用的加分项,不用总担心甲醛问题。

不过有个细节可以留意:试乘的时候可以多感受下座椅按摩的力度,有老车主反馈说按摩力度不算大,就算调到高档也比较轻柔,更像是 “放松” 而不是 “揉捏”,如果是特别喜欢强按摩效果的人,建议多体验几次再决定,看看能不能接受。音响系统值得提一下,7.1.4 声道的沉浸声加上 23 个扬声器,放轻音乐的时候声场很开阔,乐器的声音分得很清,长途开车的时候听歌,能缓解不少疲劳,不会觉得闷。

空间表现是 ES6 的一大优势,尤其适合朋友这种三口之家。它用了短前后悬的设计,车轮尽量往车身两端靠,车内空间利用率很高。我身高 185cm,坐前排的时候,头部还有一拳多的距离,不会觉得顶头,把座椅调低之后,视野也很开阔,不会有压抑感。主驾座椅是 18 向调节,头枕能前后、上下调,不管是想 “葛优躺” 那样半躺着开,还是坐得端正一点,都能找到舒服的位置,不会觉得腰酸。

后排体验也不错,腿部空间有两拳多,就算前排座椅调到比较靠后的位置,后排的人也能轻松伸开腿。中间地台是纯平的,没有凸起,我坐中间的时候,脚不用蜷着,也不觉得憋屈。后排头枕加宽到了 290mm,里面还包了 15mm 厚的软海绵,孩子靠在上面睡觉,头部不会左右晃,能睡得安稳。朋友的媳妇对 “二排轻松进出” 功能很满意,老人上车的时候,前排座椅会自动往后挪,腾出更大的空间,老人不用费劲挤进去;下车的时候座椅又会往前收,方便老人起身。而且后排座椅能四项调节,靠背角度能到 35°,朋友媳妇带孩子在后排喂奶的时候,把靠背调到位,靠着能放松不少,孩子也能安稳地坐在安全座椅里。

后备箱平时的容积是 582L,放两个 28 寸的行李箱,再加上一个婴儿车,刚好能装下,不会挤。后备箱里面有网兜和挂钩,像雨伞、充电线这些零碎的东西,能固定在网兜里,不会开车的时候晃来晃去,发出噪音。不过要注意的是,ES6 没有备胎,虽然配了补胎液,如果轮胎被扎了能应急,但如果经常跑长途自驾,尤其是去偏远一点的地方,建议提前检查轮胎的磨损情况,确保胎压正常,心里能踏实点。

开起来的感受,才是蔚来 ES6 打动朋友这种老司机的关键,尤其是悬挂和底盘的表现。它用的是前后全铝五连杆结构,还加了 CDC 可变阻尼悬架,再配上蔚来自研的智能底盘域控制器,整个底盘的调校很均衡。日常开舒适模式的时候,过小区门口的减速带很柔和,悬挂能过滤掉大部分震动,坐在后排不会有 “颠屁股” 的感觉,不会像有些车那样,过个减速带能颠得人跳起来。

有一次我们走郊区的坑洼路,我试了试 4D 全域舒适领航功能 —— 系统能提前感知路面的颠簸,比如前面有个小坑、或者路面不平整,会提前调节悬架的软硬,让车身保持稳定,不会晃得人头晕。后来了解到,这个功能靠的是云端的颠簸图层,目前已经积累了 500 多万个道路颠簸事件点,累计为用户调节悬架超过 6 亿次,有这样的体验也在情理之中,不是随便调出来的效果。

切换到运动模式之后,悬挂会明显变硬,高速过弯的时候侧倾控制得不错,车身不会往一边歪得厉害,坐在车里不会有要被甩出去的感觉。方向盘的指向也比较精准,打多少方向,车头就会跟着转多少,不会有虚位,没想到家用 SUV 能有这样的操控感,不像有些车开起来 “忽忽悠悠” 的,没信心。低速挪车的时候,智能敏捷调头功能也很实用,不用停车切换档位,转弯直径能变小不少,在小区那种狭窄的路段掉头,基本一次就能过,不用来回倒好几次,比我之前开的燃油 SUV 灵活多了。

座舱的智能化体验,和传统燃油车的车机比起来有明显进步。15.6 英寸的 AMOLED 中控屏看着很有质感,3K 分辨率加上 91% 的屏占比,不管是看导航地图,还是放视频,都很清晰,就算中午阳光直射在屏幕上,也不会反光看不清。比较方便的是六屏生态,19.4 英寸的 W-HUD 显示面积很大,导航的路线、当前车速这些信息能直接投在挡风玻璃上,不用低头看中控屏,开车的时候更安全,不用分心。

NOMI Mate 3.0 也挺有意思,圆圆的脑袋能 340° 转动,说话的时候还会眨眼睛,不像有些车的语音助手只是个图标,没有互动感。朋友试了一句 “打开儿童模式”,它立马就有反应,把后排空调调到 24 度,还放下了后排的遮阳帘,自动开启了儿童锁 —— 后来才知道,它还有后排儿童动态追踪功能,能通过摄像头实时监测孩子在后排的状态,如果孩子有异常动作,会提醒驾驶员,这点对有孩子的家庭来说很实用。

实际用车中,这些安全配置的实用性也能实实在在感受到。比如神玑安全影像,上次下雨天晚上开车,路面又黑又湿,摄像头能自动除雾除噪,路面的标线、路边的行人看得很清楚,比我用肉眼观察的效果好很多,不会因为看不清路面而紧张。高速开久了,智能安全辅助系统会实时监测路况,如果前面有车减速,会提前提醒,必要的时候还会自动减速。根据官方数据,截止到今年 5 月 15 日,这套系统已经帮用户避免了超过 385 万次可能发生的碰撞;到去年年底,还实质性减少了 25.2% 的事故损失,而且这个数据有权威保险机构认证,不是随便说的,可信度比较高。

补能是朋友一开始比较担心的点,毕竟开燃油车的时候,加油很方便,随处都有加油站,他怕电动车补能麻烦。但试完 ES6 之后,这反而成了他满意的地方。蔚来在充换电领域投入不少,十年下来累计投入超过 180 亿元,慢慢构建了一套自己的补能网络。根据官方数据,截止到 9 月 20 日零点,全国已经建成 3500 座换电站、4746 座充电站,还建成了覆盖全国的 9 纵 11 横 16 大城市群高速换电网络,超过 1000 座高速公路换电站连通了全国 550 座城市,累计为用户提供超 8600 万次换电服务,不管是市区通勤还是长途出行,补能的覆盖范围都比较广。

朋友家住在郊区,他查了一下,周边 3 公里内就有两座换电站,平时在市区上班通勤,一周换一次电就够了,不用特意规划补能路线,和加油一样方便。我们还特意试了一次高速换电,国庆的时候去周边城市玩,提前用蔚来 APP 查了沿途换电站的排队情况,避开了高峰时段,到换电站之后直接就能换 —— 不用下车,在车里听歌、吹空调,大概 3 分钟就能换好满电的电池,比加油还省时间,不用在加油站等半天。

不过有个小提醒:春节、国庆这种长假,热门服务区的换电站可能会排队,偶尔也会换到不满电的电池,建议别等电量快耗尽了再去换,看到沿途有换电站就顺便补点电,能避免耽误行程。而且长期算下来,换电成本比加油低不少 —— 朋友之前开燃油车,跑 1500 公里的油费大概要 1200 元,换成蔚来 ES6 之后,用赠送的免费换电次数,这部分成本基本能省下来,而且电动车的保养项目比燃油车少,不用换机油、滤芯这些,保养开销也能省一笔。

让朋友最终下定决心买的,还有蔚来 ES6 的用户基数和技术成熟度。这款车上市很多年了,路上随处都能见到,积累了庞大的用户群体,市场认可度摆在那儿,不用担心里小众车型那样,后续维修找不到配件,或者厂家售后跟不上。而且蔚来 ES6 支持 FOTA 升级,不会像有些车那样,开两年车机系统、功能就落后了 —— 比如之前升级的辅助紧急避让功能,老车主都能免费升级,市区堵车的时候,系统能辅助跟车,保持安全距离,脚不用一直踩刹车,能省不少力,开久了也不会觉得累。

其实现在豪华的定义一直在变,以前说起豪华,可能想到的是发动机的轰鸣、真皮的质感、复杂的木纹装饰;现在的豪华,可能更多是智能的陪伴、安心的守护和便利的补能。对开惯了传统豪华品牌的人来说,蔚来 ES6 不是降级选择,而是在保持原有豪华质感的同时,补上了新能源时代的技术短板,不用在 “喜欢的豪华” 和 “电动的便利” 之间做取舍。

就像朋友最后说的:“开惯了 BBA,选电动车的时候总怕‘丢了豪华感’,但试完蔚来 ES6 之后,发现没让我失望 —— 真皮座椅还是那么舒服,底盘还是那么稳,还多了智能座舱的贴心和换电的便利。” 这款车售价 33.80 万起,如果刚好需要一台纯电大五座 SUV,又不想在豪华感和电动化之间妥协,把蔚来 ES6 放进备选清单,好好试乘试驾一次,或许能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