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这就是乌鲁木齐速度!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讯(记者贾梦妍迪丽娜尔·加力肯)寒夜深沉,雪花纷扬。11月5日夜间至6日凌晨,乌鲁木齐在静谧中披上银装。当大多数市民还在梦乡酣睡时,一场保障城市脉搏畅通的清雪战役已悄然打响。街头巷尾,橙色的身影与轰鸣的机械,构成了寒夜里最动人的风景线。

未雪绸缪:从容源自周密部署

“针对此次特殊天气过程,我们从1日就已经开始做准备。目前,所有人员、机械以及防滑物资已全部到位。”北京一三城市环境管理有限公司乌鲁木齐分公司办公室主任王辉介绍。

11月6日凌晨6时,在北纬一路,乌鲁木齐京环新锐环境服务有限公司大型清雪车夜间编组循环清雪作业。

这份从容应对的背后,是周密的提前部署。在降雪来临前,编组作业演练、实操培训等工作均已顺利完成,为高效清雪打下了坚实基础。乌鲁木齐的清雪工作采用“人机配合、两班倒”的科学模式,确保清雪力量能够持续作战,实现“雪不停、扫不止”的快速反应。

闻雪而动:寒夜中的高效协作战

时针划过7时,室外气温已降至零下。在克南高架桥上,乌鲁木齐市环投城市清洁有限责任公司外环片区负责人徐冠英正带领团队紧张作业。

11月6日凌晨5时40分,在北京中路,乌鲁木齐京环新锐环境服务有限公司大型清雪车夜间编组循环清雪作业。

大型清雪车亮着警示灯在前方开路,将主要路面积雪快速清除;紧随其后的小型清雪车辆则细致地清理着边角地带。各类机械配合默契,形成了一条高效的清雪流水线。

“我们必须赶在早高峰前,把桥面清理得干干净净,确保每一辆车都能安全通过。”徐冠英的声音在寒风中显得有些沙哑,但眼神却格外专注。他的身影,是今夜1.6万坚守岗位的环卫工作者的缩影。

在北京中路上,雪花不断落在环卫工人们的肩头、帽檐,很快结成了冰霜,但没有人停下手中的动作。铲雪、推雪……重复的动作里,是对这座城市沉甸甸的责任。

11月6日凌晨6时15分,在北京中路,环卫工人在清扫地面上的积雪。

“我们采取先机械再人工予以配合的方式,边清边运。我们多干点,市民出行安全就多一分保障。”乌鲁木齐京环新锐环境服务有限公司清运队员胡疆龙说。

据市城市管理局(行政执法局)环境卫生管理科工作人员李晓伟介绍,5日降雨开始后,两级城管部门及各环卫作业单位就进入“备战”状态,根据雨雪情况及时协调调度、安排编组、调整作业方式,确保全市各环卫作业单位协同作战,实现资源调配最优化。

雪停路净:市民赞誉是最好礼物

凌晨的清雪奋战,换来了清晨出行的顺畅与安全。

11月6日凌晨6时45分,四平路,环卫工人的帽子上落了厚厚的雪。

8时30分,早高峰将至,路上的车辆渐渐增多。出租车司机张建伟行驶在已被清理干净的主干道上,竖起了大拇指:“昨晚看雪下得不小,但我知道,咱们乌鲁木齐的清雪,效率没得说!早上的路面干干净净,和平时没什么两样,清雪这事,我踏实得很。”

这份“踏实”,是无数清雪人员用整夜无眠换来的最好礼物。

步行上班的市民李一博也对清雪效率赞不绝口:“人行道上的雪也扫得很干净,还撒了防滑物资,走起来一点也不滑。看到他们凌晨还在忙碌,真的很感激,心里觉得特别温暖。”

11月6日凌晨6时,在北纬一路,乌鲁木齐京环新锐环境服务有限公司大型清雪车夜间编组循环清雪作业。

“因天气影响,我专门提早出门去机场送客,没想到还提前到了。”滴滴司机魏鑫今年才从四川来乌,第一次在乌鲁木齐经历冬季,便真切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硬核清雪”能力。

从提前部署到快速反应,从机械轰鸣到人力细扫,乌鲁木齐的清雪工作展现出的不仅是速度与效率,更是一座城市的管理温度与对市民的守护承诺。这个风雪夜,每一位坚守的清雪人员,都是这座城市温暖的守护者。他们用辛勤的汗水,融化了冰雪,护航了千万市民的平安出行路。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22
用户10xxx22 2
2025-11-06 17:34
生活在新疆的人都知道:下雪是动员.停雪是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