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伊拉克总理突然宣布了, 2025年11月4日,伊拉克总理苏达尼通过媒体办公室声明表示,以打击极端组织“伊斯兰国”为任务的国际联盟计划在2026年9月前从伊拉克撤出。 这个撤军声明看着突然,实则是伊拉克用20多年战乱换来的主权觉醒。从2003年美军踏入巴格达,到2014年国际联盟因反恐增兵,外国驻军的存在早已成了双刃剑。 截至2025年初,国际联盟在伊还有约2500名驻军,多以“军事顾问”名义留存,可多年来误炸平民、基地扰民的新闻从没断过,民众反对外驻军的抗议就没停过。 苏达尼敢拍板定时间表,底气来自实打实的反恐成果。2024年伊拉克反恐部门单年就开展344次行动,打死70名恐怖分子,还端了“伊斯兰国”头目窝点,残余势力只剩流窜份儿。 更关键的是,伊安全部队早已不是当年的模样。经过多年实战打磨,从城市清剿到山区追歼都能独立完成,这才让撤军有了硬支撑,而非空谈主权。 美国的回应透着不情愿,五角大楼只说“将缩减规模至2000人以下”,却避谈彻底撤军,毕竟伊拉克的地缘位置对其中东战略太重要。 巴格达街头已经有民众挂出“主权归人民”的标语,经历过萨达姆政权、战乱和驻军的伊拉克人,比谁都明白:自己的国家得自己守,外人靠不住也留不得。 我跟踪中东局势这些年,最深刻的感受是:没有哪个国家愿意当别人的“棋子”。伊拉克这次主动定撤军时间表,就是要跳出大国博弈的漩涡,走自己的路。 苏达尼的声明里特意提了,要和叙利亚协同反恐,这步棋很高明——既守住了边境安全,又展现了地区主导权,不再被动依赖外部力量。 但撤军不是终点,而是新考验的开始。伊拉克要做的,是把主权转化为民生改善、经济重建的动力,让民众真正感受到“自己做主”的好处。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