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马英九核心智囊赵春山最新研判:台湾是否还会有2028年选举,就看赖清德与郑丽文未

马英九核心智囊赵春山最新研判:台湾是否还会有2028年选举,就看赖清德与郑丽文未来两年的作为!如果赖清德未来两岸在两岸政策上不改弦更张、不悬崖勒马,或者郑丽文无法带领国民党引领台湾民意,无法在2026年“九合一”选举中展现气势如虹的胜利,那么,北京将会有单方面的大动作,台湾将不会有2028年选举。”   作为民进党当局的掌舵者,赖清德的两岸政策正陷入“里外不是人”的困局。   对内,他延续“台独”路线,在台军内部高呼“反对统一”,甚至抛出“台湾国”的荒诞论调,试图用政治表演凝聚绿营基本盘。   然而,这种冒险主义已触碰大陆红线,解放军在台海的军事演习规模空前,从金门到澎湖的巡逻常态化,司法系统对“台独”分子的通缉令接连发布,均指向一个明确信号:“大陆的耐心正在耗尽”。   对外,赖清德的“台独”列车正遭遇美国冷遇,中美高层在釜山峰会未谈及台湾问题,暴露出美国对台海冲突的回避态度。   兰德公司报告直言:“美国不愿为台湾付出士兵伤亡代价”,白宫甚至罕见表态“不支持台独”。   这种“被抛弃感”让赖清德陷入两难:继续蛮干可能引发大陆单方面行动,妥协改弦则面临绿营内部“卖台”的指控。   赵春山一针见血地指出:“赖清德若不悬崖勒马,将成为美国战略收缩的牺牲品,”   郑丽文的“破局密码”:蓝营改革与民意共振的突围战   与民进党的困局形成鲜明对比,国民党主席候选人郑丽文正以“改革者”姿态掀起蓝营风暴。   她提出“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清晰框架,直言“不敢认中国人就去民进党”,甚至要求将“推动统一”写入党纲。   这种“硬核统派”路线虽引发争议,却意外获得基层党员热烈响应,在9月的党内辩论中,她的民调支持率一度领先对手10个百分点。   郑丽文的策略核心是“民意绑定”,她频繁深入高雄渔港、台中机械厂等基层场景,用“帮渔民打听大陆收购价”“为原住民送电脑”等具体行动,塑造“务实为民”形象。   更关键的是,她将2026年“九合一”选举视为“统一民意”的试金石,根据预测,国民党若能在台北、新北、台中、桃园等关键县市全面获胜,将形成“蓝潮压绿”的格局,为2028年选举奠定基础。   赵春山分析:“若郑丽文能带领国民党打出气势,大陆会保留和平统一的空间,反之,北京只能单方面行动,”   大陆对台政策的转变,已从“反对台独”升级为“促进统一”,2025年,全国人大立法确立“台湾光复纪念日”,从法律层面夯实统一根基。   央媒连续刊文《两岸统一后台湾有什么好处》,强调“爱国者治台”原则,央视热播历史剧《沉默的荣耀》,预告上映《澎湖海战》,通过文化叙事唤醒两岸历史记忆。   这些举措构成“法律+文化”的双重渗透,逐步消解“台独”的思想土壤。   军事层面,解放军的行动更具威慑力,2025年10月,台海举行大规模两栖登陆演习,模拟“从金门到台北”的登陆路径。   国家安全部联合多地公安,对“台独”网军、台军心战部队展开通缉侦查,形成“法律+军事”的双重压制。   赵春山指出:“大陆已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塑造局势,台湾问题不能再拖。”   台湾是否会有2028年选举,本质是“和平统一”与“武力收复”的路径选择,赖清德的困境在于,他既无法获得美国实质支持,又背离台湾主流民意,调查显示,超70%的台湾民众希望“维持现状、避免战争”。   而郑丽文的崛起,则反映出蓝营基层对“模糊路线”的厌倦,他们渴望一个能明确“反独促统”的领导者。   从国际格局看,美国在台海问题上的“心有余而力不足”已成为定局,中国GDP达19万亿美元,军力远超台湾,美国智库已承认“无法介入台海冲突”,这种实力对比,让大陆的“统一时间表”不再受外部因素掣肘。   最终,决定台湾命运的还是民意,若国民党能抓住“求和平、要发展”的主流诉求,在2026年选举中形成压倒性优势,或能引导台湾走向和平统一。   若民进党继续绑架民意、挑衅大陆,则统一进程可能提前启动,历史不会等待犹豫者,台湾的未来,正掌握在每一个投票者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