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为什么印度人,总觉得比中国人过得强。 这话听着像笑话,可你要是打开印度本地论坛

为什么印度人,总觉得比中国人过得强。 这话听着像笑话,可你要是打开印度本地论坛,确实能看到很多人认真地在比工资比房子比自由,甚至拿孟买房价和上海比,说上海贵得离谱,孟买普通人努努力还能买,结论就是印度更有人情味。 这背后的底气,其实只有一句话:资源掌握在私人手里,谁有钱谁就能活得像神仙。 安巴尼家小儿子今年办婚礼,请来的明星名单从贝克汉姆夫妇到扎克伯格,飞机包了三架,酒店订了整整一个城,烟花放了三天三夜,据说连洗碗水用的都是依云,现场有人偷偷算过账,一场婚礼烧掉的钱足够让十万户印度农村家庭用上十年电。 可就在婚礼的同一个月,比哈尔邦有报告说,因为高温,两周里热死了一百六十七人,死者大多是户外劳工,白天在地里干活,晚上回家连风扇都开不起,电价比去年又涨了百分之十二。 电力公司给出的理由是煤炭涨价,所以要分摊成本,可谁都知道,安巴尼集团旗下的电厂利润刚刚创下历史新高,光一个季度的分红就够给全印度农村免费供电一年。 这种反差不是第一次出现。 去年夏天,北方邦的电网因为负荷过重崩溃,新德里连续停电八小时,富人区自己启动柴油发电机,穷人区只能干熬,有人拍到医院新生儿保温箱断电,护士拿扇子给孩子降温,那条视频在推特上被删了三次,理由是煽动恐慌。 可就在停电的当天晚上,安巴尼家新落成二十七层豪宅灯火通明,楼顶直升机坪亮得像足球场,有邻居投诉光污染,警察来了也只是绕着房子转一圈,连门都没敲。 印度电力私有化的故事要从二零零三年说起,那年政府通过了电力法案,允许私人公司进入发电和配电领域,理由是提高效率,结果十几年过去,效率确实提高了,私人公司用天然气和进口煤,成本比国有电厂高一倍,电价也跟着翻倍,可普通用户没得选,只能认账。 最离谱的是,有些邦为了吸引投资,给大工厂直接签协议,保证全年不断电,电价还低于居民用电,结果就是工厂开足马力,居民轮流限电,有人算过,印度全国百分之八十的工业用电被百分之五的企业用掉,剩下的百分之二十留给十三亿人分。 水也一样。 孟买的自来水公司早在零五年就被卖给法国苏伊士集团,合同签了三十五年,条款里写着公司有权决定水价,还能根据通胀调整,结果水价十年涨了三倍,贫民窟的人用不起自来水,只能买桶装水,一桶五毛钱,听起来不贵,可一家五口一天要用六桶,一个月下来就是九十块,而当地最低日薪才一百七十块。 有人抗议,公司发言人出来解释,说水价上涨是因为处理成本增加,可财报显示,公司每年分红超过十亿卢比,CEO年薪两千万,而孟买还有一千五百个贫民窟没有通水管。 这种私有化的逻辑在印度被推向极致,连空气都能卖钱。 去年德里雾霾最严重的时候,有创业公司推出便携式氧吧,十分钟收费九十九卢比,生意火爆到要预约,创始人还上了财经频道,说这是在解决公共健康问题,可没人问一句,为什么治理雾霾的责任变成了个人消费。 回到那个问题,为什么印度人觉得比中国人强。 答案其实很简单,能上网发言的人,大多属于那百分之五,他们确实过得不错,用得起私人电力,喝得起瓶装水,甚至买得起氧吧,他们眼里的印度,是五星级酒店和硅谷办公室,不是贫民窟和农田。 至于剩下的百分之九十五,他们不上网,也不发声,热死了就被统计成数字,停电了就点蜡烛,涨价了就少喝一杯茶,他们相信命运,相信这辈子受苦是因为上辈子欠债,这种信仰让系统运转得特别平稳。 有学者做过调查,问印度底层愿不愿意让孩子去公立学校,百分之七十的家长说不愿意,理由是公立学校太差,不如早点打工,可当问到为什么不抗议,大部分人的回答是,抗议也没用,还会丢掉工作。 这种心态被上层巧妙地利用,每次大选,政客不去谈分配,只谈信仰,谈印度教的光荣,谈穆斯林的威胁,谈中国的威胁,穷人听得热血沸腾,富人继续数钱。 安巴尼本人很少接受采访,最近一次公开讲话是在股东大会上,他说印度正在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经济体,未来十年要让每个家庭都用上清洁能源,台下掌声雷动,可没人问,清洁能源的价格谁出。 中国这边,电力和自来水还是国有,虽然也有涨价,但起码有听证会,有发改委盯着,农村电网改造后,偏远山区也能用上稳定电,水网改造后,自来水进了青藏高原的村子,这些在印度是不可想象的。 可印度人不看这个,他们只看孟买的房价比上海便宜,只看宝莱坞电影里的豪宅比北京的大,只看自己朋友圈里的印度精英在硅谷当CEO,结论就是印度更自由,更有希望。 这种比较就像拿孟买富人区比北京地下室,当然得出印度更强的结论,可要是拿比哈尔邦的农村比中国浙江的农村,画面就全变了。 只是没人愿意看那一面,看了也装没看见。 毕竟,承认痛苦需要勇气,而假装幸福只需要闭上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