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亚洲智慧应对可持续发展挑战:博鳌亚洲论坛启动2026旗舰报告 华闻之声新媒体联

亚洲智慧应对可持续发展挑战:博鳌亚洲论坛启动2026旗舰报告 华闻之声新媒体联播网(撰稿 彭潇潇)博鳌亚洲论坛2026年度旗舰报告专家会近日在北京召开,亚洲的可持续发展正从理念共识走向行动协同。 10月17日,博鳌亚洲论坛在北京召开《可持续发展的亚洲与世界2026年度报告》专家会暨写作启动会。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张军、联合国亚太经社会前执行秘书沙姆沙德·阿赫塔尔、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副秘书长李宝森等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启动2026年度旗舰报告的编写工作。 这份即将出炉的报告将继续秉承博鳌亚洲论坛立足亚洲、面向世界的传统,在世界大变革的时代背景下,深入研究亚洲可持续发展的新趋势、新挑战和新机遇。 报告背景:亚洲可持续发展的共识与挑战 博鳌亚洲论坛作为亚洲最重要的高端对话平台之一,一直密切关注亚洲与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前沿议题。 自2025年年会以来,论坛更加聚焦于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紧密关系。 当今世界面临诸多挑战与不确定性,但同时也在多重因素的推动下发生深刻变革,其中绿色转型的趋势日益明显,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亚洲作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其可持续发展对全世界具有系统性影响。 沙姆沙德·阿赫塔尔在会上指出,亚洲贡献了全球近一半的GDP,拥有全球60%的人口,对决定未来发展走向至关重要。 这一基本区情决定了亚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将对全球未来产生深远影响。 核心内容:数字韧性、能源转型与互联互通 据悉,《可持续发展的亚洲与世界2026年年度报告》将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数字韧性、能源转型和互联互通。 其中,能源转型部分由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负责编写。 李宝森在专题研讨会上表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清洁发展,关键要加快能源绿色转型。 他提出要打造“清洁主导、电为中心、互联互通、智慧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 他进一步阐释道,亚洲拥有丰富的清洁能源资源,发挥好这一优势,可在能源生产侧大规模开发太阳能、风能、水能,在消费侧持续提高电能利用比重。 在配置侧则需依托电网互联促进能源资源优化配置,统筹利用不同地区资源差、时区差、季节差、电价差,将实现清洁能源在更大范围、更广空间互补互济、高效利用。 亚洲智慧: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张军秘书长在专家会上强调,2026年度报告应当总结具有亚洲特色、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路径,提出有前瞻性、可操作性的方案,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亚洲智慧与亚洲方案。 这一思路延续了博鳌亚洲论坛一贯的宗旨——通过区域合作与对话,推动亚洲共同发展。 在今年的论坛年会上,亚洲经济体特别是中国、东盟继续展现出强劲韧性和活力,在经济增长、货物与服务贸易、区域经济一体化等方面走在世界前列。 同时,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为代表的新一代自贸协定稳步推进,通过整合亚洲经贸合作机制释放出区域大市场红利。 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落地见效,亚洲贸易将获得新动能,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的深化正在推动服务贸易成为促进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亮点。 人文视角:为可持续发展注入人文温度 与此同时,人文艺术界也在采访中为亚洲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 “我们应该意识到,可持续发展不仅是技术和政策问题,更是人文和价值观问题。艺术家能触及技术专家无法触及的情感层面。”中国道家青年学者、独立艺术家李海湖表示:“在传统的可持续发展讨论中,数据、政策和技术方案通常占据主导地位。而艺术家的参与,可以为这一领域带来了根本性的转变。” 艺术家们认为,艺术家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不止于美术馆和画廊,更深入到社区和日常生活。可持续发展需要从“知道”转变为“感受”,而艺术正是实现这种转变的关键媒介。 李海湖指出:“当人们站在一件展现森林消失的艺术品前,那种直击心灵的震撼,往往比阅读一份报告更能激发行动。” 前瞻未来:协同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 博鳌亚洲论坛2026年旗舰报告的编写,体现了亚洲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主动思考和积极行动。 张军秘书长表示,希望通过本次研究,更加清晰地呈现亚洲在绿色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现状,总结好的实践和经验,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和建议,促进亚洲和世界其他地区国家加快绿色转型与互联互通,协同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 亚洲在可再生能源开发、碳达峰与碳中和、气候变化应对、电动汽车产业发展以及绿色发展区域合作等方面已经表现出突出优势。 这些优势将成为亚洲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随着2026年度旗舰报告编写工作的启动,博鳌亚洲论坛再次展现了其在推动区域合作与全球治理中的桥梁作用。 图片来源:亚洲博鳌论坛公众号 同步分发华闻之声新媒体联播网聚合媒体 责任编辑:胡宇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