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中国崛起,日本焦虑,历史天平悄悄倒了 1592年,日本打算进攻朝鲜,派出十六万

中国崛起,日本焦虑,历史天平悄悄倒了 1592年,日本打算进攻朝鲜,派出十六万军队前往朝鲜半岛,朝鲜方面难以抵挡,便向明朝请求援助,明朝派遣军队支援,采用了戚家军常用的战术手段,同时配合使用火炮,作战过程较为顺利,次年平壤战役中,日军损失超过一万士兵,随后在海上遭遇沉重打击,丰臣秀吉的势力就此瓦解,当时的日本没有能力与明朝直接对抗。 到了1894年,日本再次发起攻击,偷袭清朝运送士兵的船只,清政府当时把钱财用于修建颐和园,海军连续十年没有购置新船,炮弹中还掺杂着沙子,结果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日本赢得甲午战争,之后在1937年,日本全面入侵中国,这次中国人不仅是朝廷在作战,普通百姓也共同参与抵抗,持续战斗十四年,最终日本选择投降,这场失败不在于战场较量,而在于无法维持长期消耗。 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开始发展工业,学习西方制度,全面改革军队、工厂和教育体系,清朝却沿用旧有体制,官僚系统腐败深入根基。16世纪明朝的火器技术领先日本,但到19世纪日本舰炮技术已远超清朝,关键在于人的转变。朝鲜曾是清朝的附属国,清朝将百姓视为子民,而在抗日战争时期,民众首次形成“中国人”的集体认同,这种身份意识增强了抵抗力量。 现在到了2025年,中国和日本的实力对比已经完全反转,中国有203万现役军人,日本只有25万人,中国拥有三艘航空母舰和东风-21D导弹,这种导弹的射程能够覆盖日本全境,日本没有航空母舰,远程攻击能力几乎为零,主要依靠美国支持,在经济方面,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是日本的将近五倍,日本制造手机和汽车所需的稀土,百分之七十从中国进口,去年中国对稀土出口实施限制,索尼和丰田这些大型企业损失了数十亿美元。 在科技领域,中国已经在5G、量子通信和人工智能这些方面跑到前面,日本虽然在半导体设备上还保持一些优势,但中国的专利数量正逐渐追赶上来,新能源车的普及率在中国已经超过三成,日本却还在坚持发展燃油车,导致市场空间越来越小,日本自己也清楚问题所在,比如能源几乎全部依赖进口,粮食供应大部分靠海运,如果中国将来对马六甲这条航线有所限制,日本经济就会很快面临压力。 老龄化问题变得更严重了,65岁以上老人占了快三成,导致征兵时人招不够,2025年的合格率预计只有四成左右,美国虽然说要保护日本,但美国自己在台海和南海也面临很大压力,不可能无条件地替日本兜底,中日之间的贸易额达到3500亿美元,日本企业在中国设厂的规模占了海外产能的四成,如果真的脱钩就等于自己断送财路。 日本右翼这些年嘴上还在逞强,总说"我们过去最强",其实心里比谁都明白。八十年代觉得中国落后,九十年代还想着靠技术和美国就能压住中国发展。现在到2025年,日本媒体开始提"六百年败北",这话听着就像在给自己找台阶下。我倒认为日本不是输在某场具体较量上,而是整个节奏跟不上时代变化。历史从来不看谁嗓门大,就看哪个国家能持续进步,能把大家团结起来干实事。这方面中国确实已经走在前面了。明朝没落 明朝国际地位 明朝灭亡 明朝之变 明朝海外扩张 大明朝灭亡 日本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