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日本材料商卡脖子,中国芯片厂硬刚,结果自己先疼了 2025年9月,日本经济产业

日本材料商卡脖子,中国芯片厂硬刚,结果自己先疼了 2025年9月,日本经济产业省突然公布一份名单,将110家中国企业列入管制范围,这份名单不仅包括华为和中芯国际这类大型企业,也涉及不少小型公司与科研单位,覆盖了从光刻胶、电子气体到EDA工具和AI芯片的整个半导体产业链,日本政府这次采取的做法比美国更为严厉,不是只针对个别环节实施限制,而是全面封锁整条产业链。 官方解释是为了防止技术用于军事,听起来很有道理,实际上日本早就造不出先进芯片了,但手里掌握着全球超过九成的高端材料,比如氟聚酰亚胺和光刻胶这些关键东西,日本清楚自己没法领先,就干脆让别人也跑不快,说白了就是日本赢不了,也要拖慢别人的脚步。 这一招实施后,日本企业首先承受不住压力,东京电子等设备制造商对华收入大幅下滑,公司市值也跟着缩水,2025年上半年出口数据显示,日本对华设备销售额比去年减少超过6%,预计全年损失将接近1.2万亿日元,韩国和新加坡方面则借机接手订单,逐步蚕食日本企业的市场份额,同时日本国内供应链出现空心化现象,工厂接不到订单,工人无工可做,日子过得越来越艰难。 中国没有坐等挨打,2025年第一季度国产芯片自给率提升到百分之三十八,虽然离完全自主还有差距,但已经可以不依赖进口维持运转,启云方公司开发出自己的EDA工具,能够支持7纳米芯片设计,流片时间也缩短了四成,上海新阳光刻胶和江化微的电子气体产品都已经在中芯国际生产线上测试成功,逐步替代日本信越和JSR这些老牌供应商,良率或许还不够理想,但生产线始终在持续运转,这就是看得见的进步。 这件事的影响还蔓延到其他国家,荷兰安世半导体的资产被冻结,德国大众工厂几乎陷入停工,以色列和德国的材料供应商悄悄联系中国客户,避免自己受到牵连,美国企业也在私下考虑,是否可以对民用技术进行分级管理,不再采取一刀切的限制方式。 以前人们认为日本占据产业链上游优势,中国处于下游采购位置,现在出口禁令实施后,中国采购方转向其他渠道,日本上游企业反而失去重要市场,中国产业不仅追求技术参数达标,更注重实际应用效果,通过大规模使用推动技术迭代,台积电和三星虽未受禁令限制,但中国企业已开始分散供应链,避免过度依赖单一供应商。 现在竞争的关键不是制造最先进的芯片,而是确保材料供应稳定、生产线正常运转,中国依靠实际应用需求推动材料国产化,走的是通过使用来改进的路径,未来三年内,哪个国家能在不使用日本和韩国材料的情况下,顺利运行5纳米以下的生产线,这个国家就能掌握下一代技术标准的主导权。 技术封锁这件事,不是说你想限制别人就能限制住,有时候管得太严,反而会先让自己感到吃力。对华半导体出口 半导体材料出口 对华芯片出口 对华芯片制裁 中美芯片制造 中国芯片产业 中国芯片行业

评论列表

zeshen_cao
zeshen_cao 1
2025-11-06 23:17
我们应该感谢美日的封锁,本来高科技行业它们的公司领先了几十年,基本把市场占完了。我们中国公司基本没有发展空间,但是它们的封锁直接把发展空间给我们让出来了。我们这有市场有需求有资金有人才,这就是技术发展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