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伊朗:战略欺骗的极致演绎 万万没想到,伊朗骗过了以色列和美国,也骗过了世界。长

伊朗:战略欺骗的极致演绎 万万没想到,伊朗骗过了以色列和美国,也骗过了世界。长久以来,它看似认怂,实则是在为自己争取时间,这堪称伊朗战略上的巨大成功,宛如一场精彩绝伦的“扮猪吃老虎”大戏,将战略欺骗发挥到了极致。 从伊核谈判桌上的妥协姿态,到对以色列长期挑衅的克制回应,伊朗用数十年时间精心编织了一张无形巨网。国际社会误读其为软弱,然而它却在暗处默默积蓄着足以撼动中东格局的强大力量。 伊朗的战略欺骗一环套着一环。上世纪70年代,伊朗进口了大批波音707与747客机,伊朗军方也装备了波音747 - 400型客机与KC747加油机。随后美国对伊朗发起武器禁运,导致伊朗的波音747客机停飞。2003年,伊朗宣布暂停铀浓缩活动,国际社会一片欣慰,以为核问题迎来转机。但5年后,当伊朗公然启动数千台离心机时,西方世界才如梦初醒。原来,在暂停的烟雾下,伊朗科学家早已在隐蔽的地下堡垒攻克了离心机同步控制技术。 2015年签署的伊核协议,看似是伊朗的巨大让步,实则为其争取了宝贵的喘息之机。西方核查人员紧盯已知核设施时,伊朗革命卫队借助精密伪装设施,在沙漠深处、大山腹地悄然建设新的核研究基地,离心机数量在协议期内惊人地增长了300%。 2020年,圣城旅指挥官苏莱曼尼被刺杀,百万民众涌上德黑兰街头,清真寺顶升起象征不死不休的血红旗帜,哈梅内伊誓言要严厉报复。西方媒体预言中东将有一场暴风血雨,然而伊朗象征性的导弹打击后迅速收手,世界媒体一致认为伊朗“怂”了。同年,首席核科学家法赫里扎德被AI遥控机枪当街射杀,伊朗再度升起复仇红旗却未发动实质性反击,又一次给人留下“怂”的印象。 2024年,以色列F35战机将伊朗驻叙利亚大使馆炸成废墟,炸死7名革命卫队高官,包括圣城旅叙利亚战区指挥官扎赫迪。尽管国际法认定袭击使馆等同宣战,但伊朗的报复仅限于象征性发射百余架无人机。总统莱西坠机身亡,哈马斯领袖哈尼亚在德黑兰遇刺,真主党领袖纳斯鲁拉被炸死,抵抗轴心指挥层遭遇系统性清除,加沙陷落,真主党瘫痪,叙利亚变天,面对这一系列溃败,伊朗选择战略收缩,“怂”的表现淋漓尽致。 2025年6月13日,以色列200架战机发射330枚精确制导弹药,伊朗武装部队总参谋长巴盖里、革命卫队司令萨拉米以及6名顶尖核科学家同时丧生,核设施被炸。伊朗的导弹反击起初又一次沦为苦涩笑话,发射数百枚导弹袭击以色列,90%被拦截。然而,就在以色列、美国乃至世界各国都真的认为伊朗软弱可欺时,局势却发生了惊人逆转。 从6月14号到现在,伊朗展现出了截然不同的姿态。它越打越硬气,越打越精神,已经对以色列境内发动了17轮打击,发射了超过400枚的弹道导弹,火力每天不间断全覆盖。特拉维夫、海法等大城市楼房倒塌,基础设施被毁,防空警报日夜不停。以色列的“铁穹”“萨德”等防空系统全部被打穿,国防军总部、摩萨德总部、核设施、炼油厂还有研究中心被伊朗导弹炸了个遍。 伊朗的所作所为,完美诠释了《孙子兵法》中“能而示之不能”的谋略智慧。它最厉害的武器并非导弹与无人机,而是战略定力和耐心。在无人注意的阴影里培育实力,在嘲讽声中积蓄能量,在对手最松懈的时刻抓住弱点,打得起持久战。 如今,伊朗导弹如流星划过夜空,那些曾嘲笑它“怂”的观察家们应该认识到自己的浅薄。德黑兰用近40年演绎的隐忍骗局,既是对西方战略思维的终极嘲讽,也为所有后发国家指明了道路:真正的力量不在于何时亮剑,而在于让世界永远猜不透你剑鞘的深浅。